-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赤地(chì dì)的意思:指没有任何遮掩或保护的地面,形容非常贫瘠或毫无遮蔽的情况。
负弩(fù nǔ)的意思:负重的弩弓
共鸣(gòng m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情感或体验上产生共同的感受或共同的反应。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麦风(mài fēng)的意思:指麦子被风吹得倒伏的景象,比喻人遭遇挫折或失败。
梅雨(méi yǔ)的意思:指梅花盛开时节的雨水,也比喻一年中的雨季。
门正(mén zhèng)的意思:指门户正直,家庭廉洁,没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一问(yī wèn)的意思:一次询问或提问
雨暗(yǔ àn)的意思:指雨天阴沉暗淡,形容天空阴云密布,没有阳光。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送周进士使淮便省(其一)》描绘了春天送别友人周进士前往淮河地区执行使命的情景。首句“长安三月共鸣珂”,以长安春季的热闹景象开篇,暗示了送别的时节和氛围。接着,“又见輶轩向潞河”点出友人乘坐轻便的车驾离开,驶向潞河,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
“草色千村梅雨暗,蝉声两岸麦风和”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湿润与生机。梅雨季节的青草与村庄相映成趣,两岸蝉鸣与麦田里的和风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周进士此行一路顺风的美好期待。
“倚门正惬清秋望,负弩重看故里过”转而写到诗人自己在家门口目送友人,心中满是离愁,同时回忆起过去的生活,那份深情厚谊溢于言表。最后,“闻道江淮多赤地,凭君一问岁如何”表达了对淮河流域可能遭受旱灾的忧虑,希望周进士能带回当地的实情,关注民生疾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楼春.补和娟镜主人长辛店送别之作
含梅酸金黄。送春阴岛畔,晓月桥旁。
忍话惊尘燕市,撇波鲈乡。新病起,征途长。
莹云容、单襟酥凉。
祗烟驿传音,风轮碾梦,浑似唤娇娘。
嗟刖玉,同吟湘。惹吴儿肠断,楚客歌狂。
莫漫杯倾影乱,斗深愁量。思远柳,罗敷桑。
天各涯、绡零珠亡。有一样缠绵,临分客装莲瓣香。
忆旧游.题徐芷帆楸阴感旧图
又繁英缀雪,峭干含霏,绀宇春残。
阅尽缁尘影,认参天古绿,深锁空坛。
夕阳半晌人去,禅榻落花寒。
尽展画疏帘,寻题坏壁,意总阑珊。尊前。
问游侣,道百辈词流,掌故曾传。
几度芳韶换,叹黄垆陈迹,依旧花间。
多情更有红叶,风雨护西阑。
愿鬓雪成丝,年年此日来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