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采石(cǎi shí)的意思:采石指的是挖掘石料的工作,也可以比喻开凿人才的过程。
德耀(dé yào)的意思:指人的德行高尚,光耀四方,德行的光辉照耀世人。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风帆(fēng fān)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找到转机,摆脱困难和困境。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过采(guò cǎi)的意思:过度采集,超出合理范围的采摘或开采。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荆布(jīng bù)的意思:指粗糙简陋的衣物或帐幕。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离愁(lí chóu)的意思:离别时的忧愁和惆怅之情。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默想(mò xiǎng)的意思:默默地思考和反思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天秋(tiān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天气清凉宜人,意为天空的秋天。
桐乡(tóng xiāng)的意思:指同乡、同胞之间的亲近和团结。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乡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在乡村地区有一定地位和权力的人,也可以指乡村的领导者。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音容(yīn róng)的意思:音乐和容貌,指声音和外貌。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酌水(zhuó shuǐ)的意思:指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水量。比喻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安排或调整。
尊酒(zūn jiǔ)的意思:尊敬对方,向对方敬酒。
望夫山(wàng fū shān)的意思:指妇女长期期盼丈夫归来的心情。
- 注释
- 风帆:船帆。
离愁:离别的忧愁。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黄花:菊花。
别岸:远处的岸边。
孤舟:孤独的小船。
江月:江上的月亮。
伊:她。
采石:地名,安徽采石矶。
望夫山:传说中的山。
德耀:美德显耀。
荆布:粗布衣裳,象征简朴。
音容:声音和容貌。
儿女:子女。
衡皋:古代地名,今湖南衡山附近。
桐乡君子:对友人的尊称。
念予:想念我。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
- 翻译
- 风帆再次扬起,满眼秋意,离别的愁绪无尽。
明天重阳节,酒杯中又有谁能陪伴盛开的菊花呢?
别岸的风烟迷茫,孤舟的灯火摇曳,今夜不知身在何方。
不如让江月伴我,照亮她清冷的夜晚一同前行。
船行至采石江畔,望夫山下,饮水时定会怀念过往。
即使荣归故里富贵加身,怎能忘却一生的简朴生活。
默默想念她的音容笑貌,远方的孩子们,她在黄昏衡皋独自行走。
桐乡的君子啊,你可知我如今如此憔悴。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孝祥的《念奴娇·其二》,是一首豪放派风格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下面我将鉴赏这首诗。
开篇“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描绘出一种行舟远离的场景,秋风吹起船帆,眼前是一片萧瑟的秋色,心中却充满了离别之愁。这里通过“秋色”与“离愁”相结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接着,“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诗人提到第二天将要举杯畅饮,以黄菊花为伴,但这种孤独中的豪放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寂寞。这里的“黄花”在秋季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情,增添了词意的深度。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诗人描写了一种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夜幕降临,只有风、烟和远处的灯火陪伴,这份寂寞之情在夜色中更加浓重。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这里借用了明月之美,以比喻诗人的思念。愿意随着月光一起消逝,就像诗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与月光共存,永恒不变。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诗人在行舟中经过采石江时,目光投向对岸的夫子山,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以“酌水”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即使诗人将来能够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但也无法割舍那些平日里积累的情感与记忆。这里的“荆布”象征着不起眼的平凡生活,却是诗人珍视的情感寄托。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诗人的思念深远,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故土和往日情感的留恋。夜幕降临,独自站在河岸边,只能无声地回味那些已逝去的声音与容颜。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最后一句中,“桐乡君子”指代诗人自己,而“我”则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之感的沉重和复杂。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离合、功名富贵与平凡生活之间矛盾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豪放而又深情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