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车载(chē zài)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无法计算或估量。
出头(chū tóu)的意思:指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或脱颖而出,有出人头地的意思。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大雄(dà xióng)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的气魄、威武、雄壮。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尔曹(ěr cáo)的意思:尔曹指的是“你们”,表示对一群人的称呼或指代。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何苦(hé kǔ)的意思: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做无谓的努力
活埋(huó mái)的意思:指将人或动物活活埋在地下或其他封闭的地方,使其死亡。
继续(jì xù)的意思:继续指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不停止或中断。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马祖(mǎ zǔ)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激烈的战斗或竞争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猛、英勇和顽强的精神。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能人(néng rén)的意思:指有才能、能力出众的人。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如斯(rú sī)的意思:如此,这样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头方(tóu fāng)的意思:指头脑聪明、机智敏捷。
外出(wài chū)的意思:离开原地,到外面或外地去。
威风(wēi fēng)的意思:形容威严、威武的气势。
为书(wéi shū)的意思:为了书籍而努力、奋斗。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眼目(yǎn mù)的意思:指眼睛和心思,表示视力和观察力。
眼睛(yǎn jīng)的意思:目不转移地注视着,形容专心、全神贯注地看。
衣盂(yī yú)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泼水弄湿。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喝(yī hē)的意思:指一口气喝完。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直得(zhí de)的意思:值得、应该获得或受到的报酬、待遇或赞扬。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纵得(zòng de)的意思:纵容、放任
三日聋(sān rì lóng)的意思:指人们对于某个重要事件或消息,听到后不久即忘记,不予重视或不予理会。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禅宗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与南雄明上人》。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中的境界和精神追求。
首句“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日聋”,借用了禅宗史上著名的公案,描述了马祖道一禅师通过一喝之力,使弟子们心灵震动,达到顿悟的境界。这里以“大雄峰”象征着高深的禅理,而“一喝当机”则比喻了瞬间的觉悟。
接下来,“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表达了对现代禅宗修行中过分依赖文字解释,而忽视直接体验和实践的批评。诗人认为真正的禅悟不应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应通过亲身实践获得。
“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这一段通过鬻薪客的故事,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鬻薪客因一块石头坠落而获得七百钱,但他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物所动,这正是禅者追求的境界。
“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这里提到周金刚的故事,他通过满载疏(即草稿)的车游历南方,最终在一次纸灯熄灭的瞬间,他的眼睛仿佛看到了真理,随后用白棒一挥,揭示了大道的真谛。这个故事体现了禅宗修行中对瞬间顿悟的重视。
“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修行中的洞察力,比喻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可以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非凡的智慧。
“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这里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对生命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这种理解所带来的力量和权威。
最后,“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人过度依赖书籍学习,而忽视内心体验的批判。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于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知识积累。诗人在呼唤人们跳出文字的束缚,去体验和领悟生命的真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