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棉》
《木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烘云染日射珊瑚,十丈戎戎兴未孤。

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

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

闺阁閒情删已尽,风流应合蓬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细(fēn xì)的意思:细分、详细、精细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闺阁(guī gé)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也用来比喻女子的家庭或私人空间。

蓬壶(péng hú)的意思:指草编的水壶,比喻穷苦无依。

日射(rì shè)的意思:太阳的光线直射地面,比喻事物明显、直接地暴露出来。

戎戎(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踏花(tà huā)的意思:指踩着花朵行走,形容人心地善良,不愿伤害任何生物。

细语(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声音或语言

翼扶(yì fú)的意思:指相互扶持、互相帮助。

银海(yín hǎi)的意思:指银光闪烁的大海,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或大量的银子。

应合(yìng hé)的意思: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

玉兰(yù l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洁的女子。

鉴赏

这首《木棉》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以木棉为题,描绘了木棉的生长状态与自然之美。

首句“烘云染日射珊瑚”,以“烘云”、“染日”描绘出木棉花朵在阳光下如同珊瑚般鲜艳夺目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木棉的色彩与形态。接着,“十丈戎戎兴未孤”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木棉树高大挺拔,生机勃勃,即使长到十丈之高,其生命力依然旺盛,未显衰败。

“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两句,进一步描绘木棉的生长环境与自身特点。木棉在银色的海洋中独自展现出赤红的虹彩,显得格外坚韧不屈;而其周围的玉兰花与碧绿的叶子,则衬托出木棉的粗犷与豪迈。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木棉的独特魅力。

“莺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描绘了木棉花开时的热闹场景。黄莺在枝头细语,似乎在催促花朵快快绽放;而白鹤则轻巧地踏在花头上,仿佛在帮助花朵更加美丽。这两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

最后,“闺阁闲情删已尽,风流应合在蓬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木棉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木棉的风姿与韵味,超越了闺阁中的闲情逸致,更应该被赞誉于仙界蓬壶之中。这不仅是对木棉美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木棉》一诗通过对木棉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燕子来马上作

马上春寒透客衣,半晴天气燕飞飞。

不知社日明朝是,转忆吾庐共尔归。

风外轻轻双翼疾,沙边款款数声微。

畏人自习人间世,何事江鸥浪见机。

(0)

黄州临皋亭

远国江千里,荒城水一涯。

居人愁避虎,过客竞乘槎。

秋雨吹天暮,寒涛浸日车。

从来迁谪地,卑湿是长沙。

(0)

春日

春波淫淫泉脉清,揵菑作担芳草生。

女桑柔弱欲动色,落枝投斧声敲铿。

山前一雨杏花白,布谷来往相和鸣。

鞦韆系树径路熟,童稚翁妪欢逢迎。

田家此乐世岂知,人生所急食与衣。

计谋虽拙日有效,筋力无馀身得为。

(0)

养鱼

知此升斗狭,鳣鲟非所容。

安知庖所捐,后不成蛟龙。

为尔释囚拘,置之清泠中。

不有网罟忧,安见拯济功。

掉尾一何欢,馀困犹噞喁。

孰云我非鱼,正见所乐同。

(0)

潼关

上有苍苍山,下有浑浑流。

两崖类筑甬,中道才容辀。

关门密相望,设险非一秋。

借问前代人,屈指嬴与刘。

乃知伯王功,天险参人谋。

百二制六国,一面当诸侯。

东惭洛阳薄,北视朝歌羞。

时平郡国通,官守轻戈矛。

旅程兹出关,怅然为淹留。

(0)

拟古六首·其五

嵯峨三神山,浩荡仙圣游。

金台冠绝景,玉果垂千秋。

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

波涛各一隅,但见云气浮。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

大帆交问津,长风辄回舟。

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

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