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细(fēn xì)的意思:细分、详细、精细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闺阁(guī gé)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也用来比喻女子的家庭或私人空间。
蓬壶(péng hú)的意思:指草编的水壶,比喻穷苦无依。
日射(rì shè)的意思:太阳的光线直射地面,比喻事物明显、直接地暴露出来。
戎戎(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踏花(tà huā)的意思:指踩着花朵行走,形容人心地善良,不愿伤害任何生物。
细语(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声音或语言
翼扶(yì fú)的意思:指相互扶持、互相帮助。
银海(yín hǎi)的意思:指银光闪烁的大海,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或大量的银子。
应合(yìng hé)的意思: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玉兰(yù l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洁的女子。
- 鉴赏
这首《木棉》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以木棉为题,描绘了木棉的生长状态与自然之美。
首句“烘云染日射珊瑚”,以“烘云”、“染日”描绘出木棉花朵在阳光下如同珊瑚般鲜艳夺目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木棉的色彩与形态。接着,“十丈戎戎兴未孤”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木棉树高大挺拔,生机勃勃,即使长到十丈之高,其生命力依然旺盛,未显衰败。
“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两句,进一步描绘木棉的生长环境与自身特点。木棉在银色的海洋中独自展现出赤红的虹彩,显得格外坚韧不屈;而其周围的玉兰花与碧绿的叶子,则衬托出木棉的粗犷与豪迈。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木棉的独特魅力。
“莺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描绘了木棉花开时的热闹场景。黄莺在枝头细语,似乎在催促花朵快快绽放;而白鹤则轻巧地踏在花头上,仿佛在帮助花朵更加美丽。这两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
最后,“闺阁闲情删已尽,风流应合在蓬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木棉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木棉的风姿与韵味,超越了闺阁中的闲情逸致,更应该被赞誉于仙界蓬壶之中。这不仅是对木棉美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木棉》一诗通过对木棉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潼关
上有苍苍山,下有浑浑流。
两崖类筑甬,中道才容辀。
关门密相望,设险非一秋。
借问前代人,屈指嬴与刘。
乃知伯王功,天险参人谋。
百二制六国,一面当诸侯。
东惭洛阳薄,北视朝歌羞。
时平郡国通,官守轻戈矛。
旅程兹出关,怅然为淹留。
拟古六首·其五
嵯峨三神山,浩荡仙圣游。
金台冠绝景,玉果垂千秋。
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
波涛各一隅,但见云气浮。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
大帆交问津,长风辄回舟。
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
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