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风致(fēng zhì)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气质、风度、风姿等特质。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木犀(mù xi)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芳香四溢。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阳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春风,形容春天的和煦气候。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自合(zì hé)的意思:自己和自己相合,没有外来的干扰或矛盾。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重九日》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以设问开篇,将重阳节的特色风致与晚雨轻轻洒落在万物上的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的“物华”既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视。
颔联“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转而表达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粤地的客人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依然怀有对山水之美的向往;而陈山仿佛矗立在海天之间,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牵挂与憧憬。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颈联“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的眼睛如同诗人的灵魂,能够欣赏并评价秋天的景色之美。然而,篱笆旁的菊花为何迟迟不开?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或许是对某些期待或美好事物未能如愿的感慨。
尾联“最爱碧空云尽后,月明香荐木犀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在云散星现的碧空中,一轮明月高悬,香气扑鼻的木犀茶成为诗人享受这份宁静时刻的最佳伴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特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友情、期待与满足等多重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仆射相公归朝俄顷分途因以奉赠诗十四韵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
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
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
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
栈阁才倾盖,关门已合繻。
贯鱼行逦迤,交马语踟蹰。
去速熊罴兆,来驰虎豹夫。
昔怜三易地,今讶两分途。
别路环山雪,离章运寸珠。
锋铓断犀兕,波浪没蓬壶。
区宇声虽动,淮河孽未诛。
将军遥策画,师氏密吁谟。
汉上坛仍筑,褒西阵再图。
公方先二虏,何暇进愚儒。
夜宴石鱼湖作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夜寒闭窗户,石溜何清泠。
若在深洞中,半崖闻水声。
醉人疑舫影,呼指递相惊。
何故有双鱼,随吾酒舫行。
醉昏能诞语,劝醉能忘情。
坐无拘忌人,勿限醉与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