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如蜜,我心则一。凡操我戈,毋入我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和(bǎi hè)的意思:指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长舌(cháng shé)的意思:形容说话多嘴、爱说闲话、喜欢挑拨是非的人。
谍谍(dié dié)的意思:指暗中监视、窥探他人行动的行为。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国狗(guó gǒu)的意思:指卖弄外国架子,自贬身份,自愧不如的人。
靡他(mǐ tā)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败坏、道德沦丧。
乃心(nǎi xīn)的意思:指真心、真意,表示发自内心的想法、感情或决心。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虽则(suī zé)的意思:虽然,尽管
听听(tīng tīng)的意思:倾听,留心听取。
则百(zé bǎi)的意思:百姓众多,人口繁盛。
-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性中的阴暗面——谗言与背叛。诗人通过对比“彼谮妇妾”与“我心则一”的鲜明对照,展现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强烈反差。第一部分“彼谮妇妾,多言谍谍。乃心如刀,乃口如蜜。虽则如蜜,我心则一。”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表面上甜言蜜语,实际上却心怀恶意的人,他们的话如同利刃,伤害人心。然而,诗人坚定地表示,“我心则一”,表明自己坚守着内心的纯净与忠诚。
接着,诗人警告那些试图侵犯其领地或破坏其安宁的人:“凡操我戈,毋入我室。”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保护,更是对心灵防线的坚守。诗人强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或威胁,他的心也不会动摇。
在第二部分中,“彼谮婆娑,长舌实多。听听国狗,一吠百和。”诗人将那些传播谣言、挑拨离间的人比作“国狗”,它们的叫声虽然得到众多响应,但这些响应者实质上都是被蒙蔽的群众。诗人通过这一比喻,揭示了谣言传播的广泛性和欺骗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盲目跟风者的批判。
最后,“虽则百和,我心靡他。”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无法动摇其内心的纯净与忠诚。“凡入我室,毋操我戈。”再次强调了对个人空间和心灵的保护,提醒人们在面对外界干扰时,应保持自我,不为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面对背叛与谣言时,如何保持自我、坚守信念的主题。诗人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忠诚与纯洁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背叛与欺骗的坚决抵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唐学宾
奕世诗书味,端知积庆长。
于人不畦畛,为世作津梁。
肯助鲁修泮,能令齐发棠。
阴功天所相,食报在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