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溟(bā míng)的意思:指大海或广阔的水域。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德星(dé xīng)的意思:指德行高尚的人在众人中熠熠生辉,像星星一样耀眼。
举座(jǔ zuò)的意思:指所有人都起立,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意。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耆英(qí yīng)的意思:指年纪大而有才华的人,也指年长而有经验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星连(xīng lián)的意思:指星星连成一线,形容星光闪烁,美丽壮观。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壶里乾坤(hú lǐ qián kūn)的意思:形容一个小小的容器内包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奥秘。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园亭避暑的情景,以韵律之美展现了夏日避暑的乐趣与雅致。首句“德星连夜聚”,以“德星”喻指贤士,表达了诗人对聚集于此的高人雅士的敬仰之情。接着,“知为集耆英”点明了聚会的性质,即为一群德高望重之士的聚会。
“喜气从天下,豪谈举座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的热烈氛围,喜庆的气氛弥漫四周,众人畅所欲言,言辞激昂,使得整个场面充满活力。接下来,“采莲溪上醉,看竹雪中行”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聚会中的闲适与乐趣。在溪边采莲,享受着醉人的美景;在雪中漫步竹林,体验冬日的静谧与清新。
最后,“壶里乾坤小,还期泛八溟”两句,以小见大,寓意深远。壶中乾坤象征着虽身处小小空间,却能容纳广阔天地的胸怀与视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共同探索与交流。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雅趣,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文殊寺
五岳泰华衡恒蒿,出云降雨参神功。
此外灵区表绝胜,菩提娑树侔天宫。
普陀独镇巨澥中,峨眉鸡足西南雄。
妙吉祥居道场启,若非天眼焉能穷。
萦青缭白千万叠,须弥鹫岭遥相通。
风沙万里截紫塞,冰雪三伏浮苍穹。
十方三界来听法,龙王鬼伯相随从。
烟霄朝现应真像,刀仗夜伏修罗凶。
鲸钟鼍鼓互震吼,狮林鹿苑殷虚空。
窣堵波高飏铃铎,睺罗那厂开荒丛。
望海峰峦更奇伟,归墟赴壑连鸿濛。
洹沙净众得未有,梵呗响答千岩松。
忆自摩腾入中夏,昙鸾灵辨追前踪。
长者雨花撰合论,导师海墨分禅宗。
弥天并尽未来际,一切摄授归圆融。
生平梦游安得至,何幸万骑随飞龙。
登山入寺首瞻仰,已觉壮丽非人工。
狞狮狂象愁调御,华严楼阁森重重。
严寒渐退春意足,慈云慧日交曈昽。
南台中台次第到,水田万指咸趋风。
黄衣红帽亦密教,大宝所授薰修同。
山镫夜炬闻可见,愿乞加被昭颛蒙。
《大文殊寺》【清·王昶】五岳泰华衡恒蒿,出云降雨参神功。此外灵区表绝胜,菩提娑树侔天宫。普陀独镇巨澥中,峨眉鸡足西南雄。妙吉祥居道场启,若非天眼焉能穷。萦青缭白千万叠,须弥鹫岭遥相通。风沙万里截紫塞,冰雪三伏浮苍穹。十方三界来听法,龙王鬼伯相随从。烟霄朝现应真像,刀仗夜伏修罗凶。鲸钟鼍鼓互震吼,狮林鹿苑殷虚空。窣堵波高飏铃铎,睺罗那厂开荒丛。望海峰峦更奇伟,归墟赴壑连鸿濛。洹沙净众得未有,梵呗响答千岩松。忆自摩腾入中夏,昙鸾灵辨追前踪。长者雨花撰合论,导师海墨分禅宗。弥天并尽未来际,一切摄授归圆融。生平梦游安得至,何幸万骑随飞龙。登山入寺首瞻仰,已觉壮丽非人工。狞狮狂象愁调御,华严楼阁森重重。严寒渐退春意足,慈云慧日交曈昽。南台中台次第到,水田万指咸趋风。黄衣红帽亦密教,大宝所授薰修同。山镫夜炬闻可见,愿乞加被昭颛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767c6bb1d04fb0244.html
舆自山左折行达碧云寺
不徒而舆舍小舸,人肩上上山之左。
秋风吹草草益深,崔巍石戴土坎坷。
坎坷之土没深草,茇草如割草行果。
土高土低乱行脚,十余脚互草中跛。
苦寻芳菲愁靃靡,强逐町疃耐堀堁。
一峰才下一峰上,半趾刚平半趾颇。
虽喜孤松作前导,每疑碎砾其中叵。
我乎定志游在斯,塞翁冉■福与祸。
三天都降九子陟,无路吾游无不可。
今朝小试左股夷,何客肯为前足裹。
忽焉土中出数石,张牙啮人跃不堕。
僧来指之过此閒,高阁当空见灵璅。
我远见阁近不见,喜若捕蛇得珠颗。
大呼仆夫齐足力,转眼翠云亭著我。
琳琅四壁照眼读,刻画端庄间娿娜。
人来人去言空堂,水后水前送侧柁。
即看河边山下路,一线蚰蜒平以妥。
我入险来出必易,顷刻冰心息观火。
眼中敬亭已落手,且乞蒲团此兀坐。
《舆自山左折行达碧云寺》【清·朱筠】不徒而舆舍小舸,人肩上上山之左。秋风吹草草益深,崔巍石戴土坎坷。坎坷之土没深草,茇草如割草行果。土高土低乱行脚,十余脚互草中跛。苦寻芳菲愁靃靡,强逐町疃耐堀堁。一峰才下一峰上,半趾刚平半趾颇。虽喜孤松作前导,每疑碎砾其中叵。我乎定志游在斯,塞翁冉■福与祸。三天都降九子陟,无路吾游无不可。今朝小试左股夷,何客肯为前足裹。忽焉土中出数石,张牙啮人跃不堕。僧来指之过此閒,高阁当空见灵璅。我远见阁近不见,喜若捕蛇得珠颗。大呼仆夫齐足力,转眼翠云亭著我。琳琅四壁照眼读,刻画端庄间娿娜。人来人去言空堂,水后水前送侧柁。即看河边山下路,一线蚰蜒平以妥。我入险来出必易,顷刻冰心息观火。眼中敬亭已落手,且乞蒲团此兀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067c6bb1d04fb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