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盆中兰花的生机与主人的闲适生活。首句“崇兰移自荆溪上”,以“崇兰”点明兰花之名,并暗示兰花源自自然,具有高洁之气。“移自荆溪上”则透露出兰花的来历,仿佛是从山间溪畔被精心移植而来,充满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之美。
次句“小盎春深自着花”,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在小盆中自在生长的景象,即使是在春意最浓之时,兰花也独自绽放,不需外力催促,展现出生命的自主与坚韧。这里的“盎”字,形象地描绘了小盆的形状,与兰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小巧而精致的美感。
第三句“宾客清閒尘土远”,通过“清閒”二字,刻画了主人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世俗尘嚣的远离。这不仅体现了主人的高雅品味,也暗示了兰花与主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共鸣——两者都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最后一句“晓窗亲沃案头茶”,将画面推向高潮。主人在清晨的窗前,亲自为案头的茶水浇水,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细心照料,更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同时,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即在平凡的日常中寻找美与乐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主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愿景。文徵明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这一瞬间的美,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绍尧短歌行
神龟长介族,性灵寿亦长。
一朝落人手,桑火来见伤。
蜉蝣虽微细,羽翼善飞扬。
朝生暮自死,数尽非人戕。
横目之民亦裸虫,谁云赋命人独丰?
君不见汉、魏、六朝好男子,地下长眠呼不起。
又不见神禹九州不长在,大半桑田变成海。
滔滔万世迭相送,我今不乐将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