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嗒然(tà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或忽然的样子,表示事物发生的瞬间。
端坐(duān zuò)的意思:坐得端正、不动,形容态度庄重、端庄。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决科(jué kē)的意思:指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士子的考试中,被考官判定为不及格。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夔皋(kuí gāo)的意思:形容峰峦叠嶂的山势。
来文(lái wén)的意思:指接收到的信函、文书等。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明良(míng liáng)的意思:明良是指明亮善良的人,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品德纯正的人。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泰和(tài hé)的意思:和谐、平安、安定。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文艺(wén yì)的意思:
[释义]
(名)文学和艺术的总称,有时特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构成]
并列式:文+艺
[例句]
不少人想加入文艺团体。(作定语)
[同音]
文义周召(zhōu zhào)的意思: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有很大的号召力。
- 翻译
- 夔皋不著书,周召不决科。
端坐庙堂上,四海臻泰和。
此道固如是,后来文艺多。
嗒然空山中,独抱明良歌。
- 注释
- 夔皋:古代贤臣夔和皋陶的合称,象征贤能的君臣。
著书:撰写著作。
周召:周公和召公,均为古代贤相。
决科:考核选拔官员。
庙堂:朝廷,指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泰和:太平和谐。
固:本来,自然。
文艺:文治教化。
嗒然:寂静的样子,形容心境空灵。
空山:人迹罕至的山林。
明良:明君和贤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他如同古代贤者夔皋和周召一样,不追求著述或科举功名,而是选择在庙堂之上静坐,以内心的泰然和智慧影响着天下,实现了国家的和谐与安宁。诗人赞叹这种高尚的道德风范,认为这样的道路虽然清寂,但却孕育了丰富的文艺精神。最后,他在空山之中独自吟唱,表达了对明君良臣理想的坚守和歌颂。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淡泊名利、以德治国的理想人格,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酒官张君造曲以十八仙为名作诗戏之
旧闻饮中有八仙,日多铛杓相周旋。
今之十八岂其裔,何为复效枕曲眠。
痴人但作从事呼,妄起清浊分圣贤。
那知风味古无有,名字真从天上传。
留侯旧与赤松游,馀韵到今千百年。
看君风骨颇似祖,日酌九酝追天全。
我嗟谱系漫难考,流落恐缘濡发颠。
穷愁政在禁酒国,未免口角生馋涎。
出门欲作一斗计,谁乞三百青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