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五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景象。"尘净无馀,体明而虚",暗示画面清清爽爽,禅师与化主的形象如明净之心,超脱世俗尘埃。"秋高夜永,河阔星疏"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开阔与寂静,星星稀疏,显得天空更为辽远。
"宛转兼而到,偏圆卷复舒"运用比喻,可能形容禅师或化主的举止或心境,既有婉转变化,又有自在舒展,如同自然界的圆月和云卷云舒。"媚川果若珠含蚌,应物何妨井觑驴"这两句则以生动的意象比喻,将禅师的智慧比作明珠藏于蚌壳之中,即使面对世间万象,也能如井底之蛙看驴,保持内心的清明与从容。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与化主修行境界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宁静、智慧以及对世界的独特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