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后学(hòu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研究某一领域时,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黎首(lí shǒu)的意思:头颈部位。也形容人头多。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孟子(mèng zǐ)的意思:指有德行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趋末(qū mò)的意思:趋向末尾,走向尽头
首唱(shǒu chàng)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中的第一次演唱、表演或发表。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邪说(xié shuō)的意思:指错误的言论或观点。
心邪(xīn xié)的意思:指心思不正,有邪恶的念头或意图。
正心(zhèng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思想正直,不偏不倚。
主盟(zhǔ méng)的意思:联合为了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同盟
- 注释
- 孟子:儒家重要人物,强调道德修养。
正心:端正思想,保持道德纯洁。
邪说:错误或偏离正道的言论。
息:停止,消失。
昌黎:韩愈的别称,因其籍贯昌黎。
首唱:首先提倡,倡导。
六经:古代儒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明:阐明,使清晰。
可怜:可惜,令人惋惜。
后学:后辈学者,指学习六经的人。
多趋末:大多只注重表面或枝节。
重振:重新振兴。
斯文:指儒家文化,学术风气。
藉:依靠,凭借。
主盟:主导和引领。
- 翻译
- 孟子主张内心端正,错误言论停止
韩愈首先倡导六经的清晰阐明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李吕所作,属于五言绝句。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古圣先贤之道的尊崇,以及对后世学者轻视经典、趋向浅薄的忧虑和批评。
“孟子正心邪说息”一句,提到孟子的思想能够纠正人心,消除错误的言论。这不仅是对孟子学说的推崇,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正统文化价值观的坚守。
“昌黎首唱六经明”则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儒家大师张载(号称昌黎先生),他致力于阐释《六经》(即《易》、《书》、《诗》、《春秋》、《仪礼》、《乐》,后来多指五经)的深奥含义,使得这些经典更加明了。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可怜后学多趋末”这一句,流露出对后世学者只追求浅显知识、忽视深邃学问的哀叹。这里的“趋末”意指追逐表面或末端的东西,而非探究根本和深刻的道理。
“重振斯文藉主盟”则表示作者希望能够重新振兴这些经典文化,通过与有志之士结成联盟共同努力。这里的“藉”字有借助、依托之意,“主盟”则指那些愿意承担起传播和发扬光大古代文化责任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儒家经典的敬仰,也透露出对当时学术界状况的关切和批判,以及对于文化复兴的期待与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雨三首·其二
十日丽辰次,如环了无端。
人言秋甲子,畏湿不畏乾。
向来谯门道,旁立三尺坛。
故勤壁间缘,一起泥中蟠。
青衣跃且躁,有如沐猴冠。
先声忽洒道,直此辰与干。
迩来未旬浃,三见急雨寒。
黄流抺河草,连樯度平澜。
良苗有佳色,未觉千亩宽。
时旸亦须早,无使江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