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朝事(cháo shì)的意思:朝廷的事务,指政治事务或朝庭之事
称颂(chēng sòng)的意思:
[释义]
(动)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侧重非常喜爱,并加以颂扬,带有庄重色彩。
[构成]
并列式:称+颂
[例句]
英雄总被人们称颂。(作谓语)
[同义]
称赞、称誉、称道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赴鼎(fù dǐng)的意思:指勇敢地去担当重任或冒险。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和歌(hé gē)的意思:
亦作“ 和哥 ”。 日本 的一种诗歌体。原有长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长歌后面。后短歌单独发展,并取代长歌。长歌句数不限,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再以七音句结尾。短歌每首五句,共三十一音,音节排列为五七五七七。现 日本 诗人所写和歌多为短歌。 郭沫若 《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 日本 那种盆栽式的自然中,发生了 日本 的俳句与和歌。”
亦作“ 和哥 ”。1.应和他人之歌声而歌唱。《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高祖 帅羣臣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 清 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 南徐 游歷地,儻有和歌辰。”
(2).指多人应和而重复吟唱的一节歌曲。 许地山 《暾将出兮东方》:“‘君不见--暾将出兮东方……’往后又跟着一节和歌:‘暾将出兮东方。’”
(3).指酬和的诗歌。 明 王世贞 《黄中贵园亭小燕》诗:“莫轻钱积破,带马赠和哥。”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神武(shén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武艺高强,勇猛无敌。
屠门(tú mén)的意思:指屠杀、屠宰家门口的事情。比喻家族灭亡或丧失家族基业。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侠烈(xiá liè)的意思:指侠义豪勇,忠诚热血的品质。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在戊辰年于长安所作的七首感述诗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往事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燕市谁言侠烈多”,诗人开篇便提出了疑问,燕市之地,侠义之士众多,但真正能够体现侠义精神的行为却寥寥无几。接着,“绿杨桥畔只鸣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绿杨桥边,只有马蹄声响起,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英雄事迹。
“曾闻莽室群称颂,不见屠门醉和歌。”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提到人们曾经对莽室(古代侠客聚集之地)的英雄事迹赞不绝口,后一句则指出现实中并未见到这样的豪情壮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的感慨。
“所赖腐儒能赴鼎,即看神武立还阿。”这两句中,“腐儒”通常指学问渊博但缺乏实际能力的人,这里却意外地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表明即使在看似平凡的学者中,也有人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神武立还阿”可能是指在国家危难之际,有能力的学者能够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最后,“伤心莫叹先朝事,寂寂寒蝉意为何。”诗人以寒蝉自比,寒蝉在秋日里凄厉的叫声,象征着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诗人劝慰自己,不必为往昔的荣光而悲伤,因为现实的冷清与寂寞同样值得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马渴饮不巳。
马饮良易足,我怀当何止。
畴昔离故乡,淹淫几万里。
明月缺复圆,边声日充耳。
精魂绕天涯,日夜邈伊迩。
仰天不可呼,归鸿背我起。
燕然勒几时,大刀难自揆。
一身寄他人,未保生与死。
横颐断肠泪,堕落长城水。
长城水不竭,离情不终歇。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