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劳湖影静,佛古塔光尊。
山宕僧能睡,竹深鸟不言。
这首明代申佳允的《鸡笼山晚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落日陟高原”,展现了傍晚时分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夕阳西下,映照着高原,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寂寥的氛围。次句“台城秋树存”,点明地点是古老的台城,秋意渐浓,树木依然挺立,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客劳湖影静”写游子在湖边驻足,湖面倒映着静谧的景色,仿佛连时间都为之凝滞。诗人笔下的“佛古塔光尊”,则暗示了附近有寺庙,塔影在黄昏中显得庄重而神圣。“山宕僧能睡,竹深鸟不言”,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寂静,僧人安然入眠,连鸟儿也似乎因这份宁静而不发出声音。
最后两句“空虚皈片石,把臂欲探论”,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对自然与禅理的深深感悟。他似乎想与山石对话,探讨人生的空灵与真理,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鸡笼山的秋日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明代理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取向。
世人有钱剩沽酒,笑我无钱还置菊。
酒酣适意虽一时,菊在时堪弄寒馥。
岂知根株一拔不可回,坐使茎叶日瘁令心哀。
唴渠本是东篱伴,何缘开傍黄金台。
君不见牡丹花,东风一夜生锦葩。
沉香词客经品题,芳声美誉流天涯。
又不见青菊蕊,世人有眼那识女。
不如还汝东篱下,老与葛巾作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