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邢氏园池上作》
《邢氏园池上作》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可意于兹夕,乃能来此风。

稻畦吠蛤,草岸已鸣虫。

三径茅屋归艎钓筒

渊明宁隐者,鲁望岂渔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shìyuánchíshàngzuò
sòng / zhàofān

nǎinéngláifēng

dàochūfèicǎoànmíngchóng

sānjìngmáoguīhuángdiàotǒng

yuānmíngníngyǐnzhěwàngw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稻畦(dào qí)的意思:指稻田里的田埂,比喻人的本分、工作岗位或职责范围。

钓筒(diào tǒng)的意思:指用来捕鱼的器具,比喻用来引诱人的手段或方法。

吠蛤(fèi gé)的意思:指无理取闹,胡乱发怒。

归艎(guī huáng)的意思:指被迫返回原地,无法前进。

可意(kě yì)的意思:可爱而讨人喜欢。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注释
可意:适宜的心情。
兹夕:今晚。
吠蛤:蛤蟆叫声。
鸣虫:虫鸣。
三径:隐居的小路。
茅屋:简陋的房屋。
归艎:归来的船只。
忆钓筒:回忆垂钓。
宁:难道。
隐者:隐士。
岂:岂非。
渔翁:渔夫。
翻译
今晚的心情特别适宜,才得以享受这清风。
稻田边初次听到蛤蟆叫,草岸边已有虫儿鸣唱。
怀念那竹林小径旁简陋的茅屋,想象着归航时手持钓筒的情景。
陶渊明难道仅是位隐士,鲁望你又岂非一位渔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邢氏园池上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夜晚邢氏园池上的惬意感受,微风轻拂,稻田间蛤蟆鸣叫,岸边草丛中虫声四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田园景象。诗人想到自己身处简陋的茅屋,心中怀念着归航时使用的钓筒,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陶渊明和陆龟蒙自比,暗示自己虽然身在尘世,但内心深处更倾向于像他们那样淡泊名利,过着隐逸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论诗·其七

金元诗味少渊涵,风格萧疏却不惭。

劲气由来在西北,和声可得似东南。

百年上下兴亡叠,两代源流正变参。

学杜遗山推首出,一家笼尽百家谈。

(0)

闰中秋

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

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

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

(0)

老马叹

死骨不惜千金市,老马虽老还未死。

漫云齿长筋力衰,伏枥壮志犹千里。

当年遭遇九方皋,妙得天机相术高。

赏识骊黄牝牡外,将军此际著征袍。

往来驰骋同奔电,身历沙场数百战。

绝塞风霜半世经,瘦骨如柴形容变。

去时堂堂逐旗鼓,金勒银鞍齐部伍。

归来战士半死生,同槽什九委尘土。

龙骧将军承优诏,刍豆曾支三品料。

转瞬公家弃此身,不堪尽力忆年少。

大宛新来初就羁,扬眉吐气四奔驰。

即今老朽投閒日,正是群驹得意时。

(0)

珠潭浮屿

珠潭埔社称奇特,一屿孤浮四面空。

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色分丹碧东西异,象判阴阳日月同。

试诵媚川灵运句,低徊合璧兴无穷。

(0)

恭和李门先生大人甲辰元旦瑶韵

令序逢元日,仁风沛紫宸。

有生同贺岁,无物不含春。

政懋纯良绩,公原社稷臣。

文明新气象,惠及海南民。

(0)

苦旱

旱霓四布若流丹,处处惊云陇亩乾。

无石可鞭难致雨,有河皆涸不知滩。

村庄画地争田水,老少呼天结社坛。

但得一声雷起顿,土膏尺寸为论欢。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