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逼真(bī zhēn)的意思:形容非常真实,无法辨别真伪的程度。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不根(bù gēn)的意思:不稳定,不牢固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从意(cóng yì)的意思:从别人的表情、神态等方面看出其内心所想。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粉态(fěn t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像粉末一样轻柔、脆弱。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节节(jié jié)的意思:逐步、逐渐地。
静听(jìng tīng)的意思:安静地聆听。
绝笔(jué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的能力达到巅峰,已经无法再有更好的作品。
筠粉(yún fěn)的意思:指美女的娇美容颜。
君相(jūn xiāng)的意思:指君主和重臣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和重臣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托的关系。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难得(nán de)的意思:罕见或不容易得到的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头忽(tóu hū)的意思: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唯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其他相同的
五茎(wǔ jīng)的意思:指男子性器官。
无似(wú sì)的意思:无法比拟或无法相比的。
下笔(xià bǐ)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动笔的动作,也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的开始。
湘妃(x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萧郎(xiāo láng)的意思:指贫穷潦倒的男子。
雪色(xuě sè)的意思:雪的颜色,指洁白无瑕的颜色。
野塘(yě t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整或管理的水塘,比喻荒凉贫瘠的环境或状况。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意生(yì shēng)的意思:指意义产生,思想萌芽。
以来(yǐ lái)的意思:从某个时间点到现在为止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拥肿(yōng zhǒ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拥堵不通。
幽姿(yōu z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姿态优美、婉约、宛转动人。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远思(yuǎ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远见卓识
植物(zhí wù)的意思:指花木种植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也用来形容工作井然有序。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湘妃庙(xiāng fēi miào)的意思:指人们对美丽女子的称呼或美女的代称。
这首诗名为《画竹歌》,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之手。诗中通过对比一般画家与萧郎的画风,展现了后者的独特艺术魅力。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开篇即点明竹子之难以描绘,其难度在于捕捉其生动神韵。诗人认为尽管有人尝试绘制,但都未能真正传神。
接着,“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表彰萧郎的画艺超群,自古至今无人能及。他以独特的手法捕捉竹的真实与生动,堪称一绝。
诗中通过对比两种绘画风格,“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和“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来进一步强调萧郎笔下之竹的生机与别致。一般画家所绘之竹,或许形态饱满但失去了竹子的韵味;而萧郎则以瘦长的线条勾勒出竹节的坚挺和生命力,同时枝叶之间流露出活泼泼的生机。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此句表明萧郎之画,竹子似乎无需根基便自行生长,其形态完全出于画家本人的构想与笔触。这种艺术上的自由和创造力,是一般画家所不及的。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诗人在此描述了一幅萧郎画竹的场景:在野塘旁的水边,一排十五根竹子立于岸侧,显得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则是对这些竹子的形态和神韵的赞美。尽管是画中之物,却未有丝毫减损其婀娜与细腻之美,同时也捕捉到了竹子在微风中的摇曳生姿。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此处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来描述萧郎画作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他甚至在抬头细观时觉得那似乎不是绘画,而是活生生的竹子;当他低头倾听时,又仿佛能听到竹叶间微弱的风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诗人回忆起在某个石头上看到过萧郎所画的七根粗壮有力的竹子,那种健朗之态深深印刻在心中。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而对于另一组八根较为稀疏的竹子,诗人则是在一次雨中的经历中感受到那种清冷之美,那是他在湘妃庙里的一次特别记忆。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萧郎艺术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他们之间的艺术交流似乎已经超越了时空,留下的是无尽的感慨与赞美。
最终,“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表达了诗人对萧郎年迈之境的同情。尽管岁月已然,但他仍坚称这正是自己艺术生涯的巅峰时刻。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在这里,萧郎似乎在宣告自己的画艺已经达到了顶峰,他所绘制的竹子将是后世难以企及的经典。
结客不必皆吾徒,结客未可轻游侠。
吾徒或恐窃虚名,行不掩言徒喋喋。
平居杯酒称缙绅,趋炎附势何殷勤。
一朝失势谁复在,肝胆披宣能几人。
不如游侠少年子,邂逅相逢重高义。
虽然不读古人书,誓死酬恩心不二。
临危一旦即捐躯,前日谁知是丈夫。
朱亥胡为脱季布,公孙一死存赵孤。
始知结客良不易,劝君莫轻着贩徒。
酬恩往往有如此,食君之禄将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