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滑州新修东园·其一》
《七言滑州新修东园·其一》全文
宋 / 沈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汉家东郡延津,诏属王畿迩臣

仪物增荣都府旧,恩光流浃吏民新。

已明条教罢俗,更饰林园乐盛辰。

蚤赋中和奏御,知公不久整归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俗(bà sú)的意思:摒弃世俗风尚,追求高尚道德和品味。

不久(bù jiǔ)的意思:不久表示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即将发生或结束。

东郡(dōng jùn)的意思:指东方地区的郡县,比喻远离中央政权、偏僻而落后的地方。

都府(dū fǔ)的意思:都府指的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政府所在地。

恩光(ēn guāng)的意思:恩光指的是受到恩惠的光辉,比喻得到高人的慧眼照顾或得到上级的重视赏识。

迩臣(ěr chén)的意思:迎合上级,奉承拍马。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吏民(lì mín)的意思:指官员和百姓,泛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林园(lín yuán)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的场所。

条教(tiáo jiào)的意思:指教导别人的方法或者方式。

王畿(wáng jī)的意思:指国都、都城,也泛指国家的疆土。

延津(yán jīn)的意思:指迟延、拖延。

仪物(yí wù)的意思:指礼品和物品。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奏御(zòu yù)的意思:指奏章上报给皇帝的奏文和由皇帝下发的谕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朝廷对滑州东园进行修缮的情景,以及对当地官员的褒奖与期待。沈遘以“七言”体裁,细腻地展现了官民同乐、政通人和的和谐景象。

首句“汉家东郡古延津”,开篇即点出地点,将滑州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诏属王畿命迩臣”一句,透露出朝廷对滑州的重视,派遣近臣前来主持修缮工作,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关怀。

“仪物增荣都府旧,恩光流浃吏民新”两句,赞美了修缮后的东园增添了往日的荣光,恩泽遍及官员与百姓,不仅提升了地方的风貌,也温暖了人心,营造了一种和谐共融的氛围。

“已明条教康罢俗,更饰林园乐盛辰”则进一步描述了修缮后的东园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通过明确的教化,使社会风气得到改善,人们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着欢乐的时光。

最后,“蚤赋中和来奏御,知公不久整归轮”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尽快完成任务,将中和之气带入朝廷,为国家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官员即将返回朝廷,结束这次的外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修缮后的东园之美,展现了官民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对官员的赞誉与期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沈遘
朝代:宋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猜你喜欢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一

新竹依墙未出寻,墙东桃李却成林。

池塘草长初饶梦,村落莺啼恰称心。

江满船头朝欲转,泥融屐齿莫尤深。

闭门怜子成书癖,试买村醪相伴斟。

(0)

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其一

秋气萧骚仍见雪,客愁缭绕动萦心。

幽吟北户窗声细,归梦函关马迹深。

疏树飞花轻蔌蔌,衰荷留柄乱簪簪。

遥闻诗酒皆推胜,社客何人近纳琛。

(0)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八

明月出东墙,万物含馀姿。

孤蝉庇繁荫,众鸟栖高枝。

解衣适少事,扪腹知亡奇。

朝与群动作,莫复何所为。

此时不自有,日出还受羁。

(0)

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

先师客陈未尝饱,弟子于今敢言巧。

败墙破屋秋雨多,夜视阴精过毕昴。

齑盐冷落空杯盘,且依道士修还丹。

丹田发火五脏暖,未补漫漫长夜寒。

我生疲驽恋莝豆,崔翁游边指北斗。

唯有王江亦未归,闭门无客邀沽酒。

(0)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瘖。

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

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

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

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

堂中有幽士,插髻尚馀簪。

(0)

腊雪五首·其四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