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可不(kě bù)的意思:表示赞同或确认,相当于“是的”、“没错”。
识道(shí dào)的意思:了解真理,认识道理。
太师(tài shī)的意思:指宰相、大臣,也用来指代有才能、有经验的人。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纡徐(yū xú)的意思:形容行动缓慢,慢悠悠地前进。
于蔿(yú wěi)的意思:比喻人才茂盛,众多杰出人物。
忠烈(zhōng liè)的意思:指忠诚而有所牺牲的精神,形容人以忠贞的精神对待国家、家庭或事业。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于蔿于(yú wěi yú)的意思:指言语或文章的内容丰富多样,充满智慧和哲理。
- 鉴赏
这首诗《于蔿于》出自清代诗人洪亮吉之手。诗中洪亮吉以“于蔿于”为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
“纵不识颜太师,不可不识元紫芝。”这两句诗借用了颜真卿(颜太师)和元稹(元紫芝)两位唐代著名文人的名字,表达了即使不认识这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也应了解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而元稹则是唐代的诗人,两人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不识段忠烈,不可不识道州结。”这里提到的“段忠烈”可能是指段秀实,唐代的忠臣;“道州结”则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其中的“结”字在这里可能是一种隐喻,暗示着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接下来,“君不见,君家讽颂何纡徐,十篇猗圩沮一曲,于蔿于。”这几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文人作品的欣赏与推崇。诗人通过“君家讽颂”这一形象化的表达,赞美了古代文人在创作时的深思熟虑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同时,“十篇猗圩沮一曲”则是在形容古代文人作品的丰富多样性和艺术魅力,通过对比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现了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学艺术的崇高敬意。洪亮吉以简练的语言,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对先贤的缅怀,又传达了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