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誇批导手,肯念耕稼劳。
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
恻隐(cè yǐ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痛苦和困苦感同身受,产生同情之心。
尺箠(chǐ chuí)的意思:尺箠是一个形容词,指责、责备他人的意思。
东皋(dō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羹藜(gēng lí)的意思:指人民的生活安定、国家的繁荣昌盛。
耕稼(gēng jià)的意思:指耕作农田,也比喻勤奋努力工作。
觳觫(hú sù)的意思:形容害怕、惊慌失措的样子。
马曹(mǎ cáo)的意思:指人以马曹为名义,实则以私欲谋取私利。
庖丁(páo dīng)的意思:指熟练的厨师或屠夫,也用来比喻精于某种手艺或工作的人。
勤力(qín lì)的意思:勤奋努力,勤勉工作
犬马(quǎn mǎ)的意思:形容对人非常忠诚、尽心尽力,如同对待狗和马一样。
肉山(ròu shān)的意思:指人群拥挤、堆积如山,形容人多拥挤的景象。
示恩(shì ēn)的意思:表示感激和报答别人的恩情。
贪饕(tān tāo)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不知满足,吃得过多或贪图享受。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隐心(yǐn xīn)的意思:隐瞒真心、掩饰内心的想法或感情。
隐然(yǐn rán)的意思:暗中显露出来,不显而易见。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谕俗·其五》。诗中通过对比野人与庖丁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劳动者辛勤付出而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同情,以及对那些贪婪无度之人的批评。
“野人厌羹藜,家有庖丁刀。”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画面,野人对简单的食物已经感到厌倦,而家中却有着精良的庖丁刀,暗示了生活中的不平等。
“徒誇批导手,肯念耕稼劳。”诗人通过“徒誇”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那些夸口而不实际行动者的批判,同时赞扬那些真正记得农夫辛勤劳作的人。
“隐然肉山雄,畏彼尺箠操。”这里的“隐然”可能指的是肉的丰富,“尺箠”则是古代的一种刑具,用来惩罚犯人。诗人通过对比肉的丰盛与刑具的严酷,强调了社会上层对于底层人民的压迫。
“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农民在春天泥泞中劳作,夜晚在明月下犁地的画面,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自然环境的艰苦。
“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辛勤工作但依旧无法避免灾难的人的同情。
“谁无恻隐心,鲜能胜贪饕。”这两句强调了大多数人都有恻隐之心,但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被贪婪所困的人却很少。
“盖帷犹示恩,况异犬马曹。”最后两句通过对比人的善行与动物的区别,强调了人类应该具备的道德和同情心。
高邮湖水清且幽,高邮女儿能荡舟。
十八梳妆好高髻,二十嫁夫长远游。
青菱镜破宝钗折,翡翠衾寒叠香雪。
芳草王孙去不归,蟪蛄啼处秦楼月。
楼前杨柳飞絮多,门外蛛丝成网罗。
高邮湖水增夕波,高邮女儿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