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喜 雨 燕 致 语 口 号 宋 /陈 造 华 筵 楚 楚 为 谁 开 ,和 气 融 融 逐 雨 回 。饮 处 偕 酬 未 央 乐 ,旱 馀 新 纪 不 为 灾 。诗 成 肯 放 庭 阴 转 ,舞 困 何 妨 阉 鼓 催 。听 取 邦 人 歌 笑 地 ,山 城 几 处 不 春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楚楚(chǔ chǔ)的意思:形容姿态、神态美好动人。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歌笑(gē xiào)的意思:形容欢乐、快乐的样子。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华筵(huá yán)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宴会。
羯鼓(jié gǔ)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干扰、混乱的行为。
融融(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和谐统一,融洽和睦。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听取(tīng qǔ)的意思:仔细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 翻译
- 华丽的宴席是为了谁而设,和煦的气息随着雨水回归。
饮酒之处共享未尽的欢乐,旱灾之后迎来新的纪元不再是灾难。
诗篇完成,怎能不许庭中阴凉变换,即使疲倦于舞蹈,鼓声也催促着继续。
倾听百姓的欢歌笑语,山城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 注释
- 华筵:豪华的宴会。
楚楚:形容美好、整齐的样子。
为谁开:为谁准备。
和气:和睦的气氛。
融融:温暖的样子。
未央乐:未尽的欢乐。
新纪:新的纪元。
灾:灾难。
诗成:诗作完成后。
庭阴:庭院中的阴凉。
转:变化。
舞困:跳舞后疲倦。
何妨:不妨碍。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邦人:国人,百姓。
歌笑地:歌唱和笑声之地。
春台:充满春意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春雨后,人们在华美的宴席上欢庆的场景。诗人以"楚楚华筵"开篇,暗示了宴席的精致与热闹,而"和气融融逐雨回"则生动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氛围,仿佛连人心境都变得和谐温暖。接着,诗人赞美了这场雨带来的丰收希望,"饮处偕酬未央乐",预示着丰年将至,人们在宴饮中共享欢乐。
"旱馀新纪不为灾"进一步强调了雨后的喜悦,意味着干旱结束,新的生机即将开始,不再会有灾害的担忧。诗人笔下,宴饮之余,诗兴大发,"诗成肯放庭阴转",展现了文人的雅趣,即使创作诗歌也不忘欣赏庭前景色的变化。"舞困何妨羯鼓催"则描绘了宴会上舞蹈者的欢快,即使疲倦也抵挡不住音乐的诱惑。
最后,诗人以"听取邦人歌笑地,山城几处不春台"作结,表达了百姓因雨后欢歌笑语,整个山城都沉浸在春天般的喜悦中。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雨后祥和景象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冬至近村
南国霜常晚,初冬叶始红。
旷怀牛屋下,美睡雨声中。
沮水忆浮马,嶓山思射熊。
何由效唐将,八十下辽东。
解嘲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
词锋即日未见试,壮年束手来穷途。
蛟龙岂是池中物,风雨不来狂不得。
五都年少莫相猜,鸾凰鸡犬非朋侪。
志士抱全节,愚下焉复知。
宁作鸾凤饥,不为鸡犬肥。
君不见淮阴汉将未逢时,市人颇解相轻欺。
又不闻宣尼孜孜救乱治,厄宋围陈亦何已。
往者尚有然,余生勿多耻。
休誇捷给饶声光,莫以柔滑胜刚方。
我爱前贤似松柏,肯随秋草凋寒霜。
道在康民致尧禹,岂要常徒论可否。
兴来转脚上青云,何必羸驴苦相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