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雨听夜语,池草生春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胡 澹 庵 题 挹 翠 轩 韵 宋 /王 亘 西 山 排 送 来 ,周 遭 自 环 翠 。俗 眼 少 见 之 ,一 览 忘 世 味 。平 生 三 径 心 ,盍 早 赋 归 计 。纵 落 尘 土 居 ,不 与 章 木 敌 。公 余 事 幽 寻 ,清 风 拂 衣 袂 。最 喜 轩 中 人 ,所 挹 多 爽 气 。蓬 蒿 天 地 宽 ,万 境 发 诗 思 。白 云 未 能 閒 ,时 出 过 窗 几 。檐 雨 听 夜 语 ,池 草 生 春 媚 。山 灵 若 相 知 ,好 风 为 裂 眦 。余 光 虽 力 挽 ,回 次 那 得 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檐雨(yán yǔ)的意思:指连绵不断的细雨。比喻事物不断而细小的变化。
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归计(guī jì)的意思:指归结分析、总结归纳。
环翠(hu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清新、绿树葱茏。
回次(huí cì)的意思:
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 明 孟称舜 《娇红记·芳殒》:“病魂灵飞去多迴次,博不得一声疼惜。”
裂眦(liè zì)的意思:指愤怒到极点,眼角裂开。
灵若(líng r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灵巧敏捷,轻盈飘逸。
落尘(luò chén)的意思:指名声犹如落在尘土上,不久就会消失无踪。形容名声不久就会被遗忘或淡忘。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排闼(pái tà)的意思:指门前有人排队等候。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少见(shǎo jiàn)的意思:很少见到或遇到
生三(shēng sān)的意思: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土居(tǔ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的人。
忘世(wàng shì)的意思:忘记尘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一览(yī lǎn)的意思: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全部事物。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周遭(zhōu zāo)的意思:周围的环境或事物
自环(zì huán)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或自己陷入困境,自己给自己设下难题。
- 翻译
- 西山推门而入,四周环绕着翠绿。
世俗眼光难见,一眼望去忘却世间烦恼。
一生怀有隐逸之心,何不早日计划归隐。
即使身处尘世,也不愿与草木同朽。
公务之余,我常去寻找幽静之地,清风轻拂衣袖。
最喜欢轩中之人,他们的气息带来许多清新。
天地广阔如蓬蒿,激发了无尽的诗意。
白云虽悠闲,也时常越过窗前。
夜晚檐下雨声,池塘草木显出生机盎然。
山灵若能感知,定会吹来好风使我心旷神怡。
余晖虽想挽留,但终究无法停留。
- 注释
- 排闼:推门而入。
环翠:环绕着翠绿。
少见:世俗眼光难以见到。
一览:一眼望去。
三径心:隐居的愿望。
归计:归隐的计划。
尘土居:世俗生活。
草木敝:与自然共朽。
幽寻:寻找幽静的地方。
爽气:清新之气。
蓬蒿:野草,象征自由。
万境:各种景象。
裂眦:形容眼睛大张,表示极度欢喜。
回次:回归,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人形容西山的美丽,周围环绕着翠绿的植被,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俗眼少见之,一览忘世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平生三径心,盍早赋归计"则透露了诗人的隐逸志向,他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尽管身处尘世,但他的心灵却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情感通过"纵落尘土居,不与草木敝"得到了强烈的表达。
诗人对于友人的怀念和对清风的喜爱,体现在"公馀事幽寻,清风拂衣袂。最喜轩中人,所挹多爽气"这两句中,这里既有对自然美好感觉的享受,也有对知己的深情。
接下来的几句"蓬蒿天地宽,万境发诗思。白云未能閒,时出过窗几。檐雨听夜语,池草生春媚"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创作的快乐,连续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山灵若相知,好风为裂眦。馀光虽力挽,回次那得致"表达了一种与自然精灵交流的神秘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难以割舍的情愫。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他对于自然之美无比赞叹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复林醉仙先生代简
君昔赠吾桥梓诗,开卷读罢神为驰。
握管几回欲和答,江淹才尽竟迟迟。
什袭缇巾庋高阁,珍同拱璧谁敢訾。
双鲤忽来责逋慢,雷门布鼓强一持。
俯仰骚坛细评论,温柔敦厚树初基。
輶轩不采风雅绝,任情驰骋乃逞奇。
汉魏六朝成往迹,初唐中晚徒纷披。
少陵史笔工纪实,太白仙才孰与齐。
昌黎佶屈力摹古,义山獭祭等蒙皮。
岛瘦郊寒难一律,元轻温丽各有宜。
大苏豪放陆严谨,鲁直拗峭秦逶迤。
世人红翠争剪刻,六义无关空尔为。
独有香山能解事,吟成常令灶妪知。
瓣香清代子才子,画眉深浅更入时。
里巷歌谣皆协律,谁复自然论竹丝。
多君谈诗重灵性,追逐白傅袁等夷。
清水芙蓉绝雕饰,霭如芳草生春池。
十五国风正变在,发情止义岂我欺。
由来凤毛重济美,跨灶况有宁馨儿。
老我都无文字相,木人花鸟久忘机。
瓦釜虽鸣难入耳,聊用塞责君莫嗤。
《复林醉仙先生代简》【清·郑国藩】君昔赠吾桥梓诗,开卷读罢神为驰。握管几回欲和答,江淹才尽竟迟迟。什袭缇巾庋高阁,珍同拱璧谁敢訾。双鲤忽来责逋慢,雷门布鼓强一持。俯仰骚坛细评论,温柔敦厚树初基。輶轩不采风雅绝,任情驰骋乃逞奇。汉魏六朝成往迹,初唐中晚徒纷披。少陵史笔工纪实,太白仙才孰与齐。昌黎佶屈力摹古,义山獭祭等蒙皮。岛瘦郊寒难一律,元轻温丽各有宜。大苏豪放陆严谨,鲁直拗峭秦逶迤。世人红翠争剪刻,六义无关空尔为。独有香山能解事,吟成常令灶妪知。瓣香清代子才子,画眉深浅更入时。里巷歌谣皆协律,谁复自然论竹丝。多君谈诗重灵性,追逐白傅袁等夷。清水芙蓉绝雕饰,霭如芳草生春池。十五国风正变在,发情止义岂我欺。由来凤毛重济美,跨灶况有宁馨儿。老我都无文字相,木人花鸟久忘机。瓦釜虽鸣难入耳,聊用塞责君莫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967c6e425f304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