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
便应朝秣越,未暮刷燕馆。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百吏(bǎi lì)的意思:指官员众多,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
悲叹(bēi tàn)的意思:表示因悲伤、失望或痛苦而发出的叹息声,形容悲痛无助的心情。
变齐(biàn qí)的意思:指事物的状态或形态发生了变化,变得整齐一致。
并进(bìng jì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同时并行或发展。
并案(bìng 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案件同时并在一起审理。
常居(cháng jū)的意思:长期居住在某个地方
城旦(chéng dàn)的意思:指城池坚固,难以攻破。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二事(èr shì)的意思:指两个事情或情况。
非才(fēi cái)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华、非同一般的人。
奋髯(fèn rán)的意思:指男子英勇奋发、壮怀激烈的样子。
纷乱(fēn l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多而杂乱,纷繁复杂。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歌笑(gē xiào)的意思:形容欢乐、快乐的样子。
故丘(gù qiū)的意思:古代坟墓、陵园
瑚琏(hú liǎn)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激贪(jī tān)的意思:激励人贪婪的欲望。
节整(jié zhěng)的意思:指节约整顿,精简组织,使之更加有序、高效。
眷恋(juàn lià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情感上的依恋和思念。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炉炭(lú tàn)的意思: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
弭节(mǐ jié)的意思:指停止战斗或争端,和解或调停。
莫邪(mò yé)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情感不可捉摸,难以琢磨。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牛角(niú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像牛角,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奇特或者不容易变化。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齐俗(qí sú)的意思:指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规范。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守故(shǒu gù)的意思:守故指坚守传统、保持旧有习俗、不愿改变。
贪懦(tān nuò)的意思:指人贪婪而胆怯,既贪图物质利益又畏惧困难和危险。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燕馆(yàn guǎn)的意思:指燕子建的馆舍,比喻学问渊博的人所居住或聚集的地方。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忧乐(yōu lè)的意思:既有忧愁,又有快乐。
雨散(yǔ sàn)的意思:指雨过后云散,天空放晴。
鱼贯(yú guàn)的意思:指人或物一个接一个地依次排列或进行。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南山粲(nán shān càn)的意思:指山林草木的颜色鲜艳明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桑榆暖(sāng yú nuǎ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时刻,意味着黄昏时分。也用来形容人的年龄或事物的时光逝去。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属豪放派风格。全诗通过对人生百年、时光流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万物皆空的深刻体悟。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开篇即描绘出人生的短暂与脆弱,以及老病相伴随的无奈。紧接着,“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诗人进一步指出在这有限的生命中,人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交织,难以捉摸。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此句透露出一种宿命论色彩,认为人类的行为和遭遇往往如同孩童般无知,而真正掌控一切的是超自然力量。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幽默和豁达,因为世间万物终将如过眼云烟般消散。
“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诗人在这里感慨地表示,从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后,便不再沉迷于年轻时的伙伴与欢乐之中。这是成长和顿悟之后的一种超脱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诗人表达了对待命运的从容不迫,以及对个人才能与疾病的感慨。他认为,即使时间流逝,也不必急于一时,而是要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对于自己的才能和身体状况,他也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
“愧烦贤使者,弭节整纷乱。”这里诗人显露出对那些能够理顺世事、安抚民心之人的敬意。"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奋髯百吏走,坐变齐俗缓。未遭甘鹢退,并进耻鱼贯。"这几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其中有贤明的君子在治理国家,使得庙堂清净、官吏勤勉、民风淳厚,且没有遭遇战乱的折磨。
最后,“每闻议论馀,凛凛激贪懦。莫邪当自跃,岂复烦炉炭。”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喧嚣纷扰、激发私欲之言论的不屑一顾,并决心远离这些世俗的纷争。
“便应朝秣越,未暮刷燕馆。胡为守故丘,眷恋桑榆暖。”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追求超脱尘世、早日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并对那些执迷不悟、依恋世俗温暖之人的疑惑。
“为君叩牛角,一咏南山粲。”结尾两句,诗人以一种豪迈的情怀,向朋友表达了愿意放弃一切、远离尘嚣的决心,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如牛角、南山)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也透露出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