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册子(cè zi)的意思:指一本书、一份文件或一套文件。形容内容丰富,详尽而完整。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得色(dé sè)的意思:指在某方面表现出色,取得好的效果或成绩。
夺魁(duó kuí)的意思:指在竞争中取得第一名或第一位。
扶舆(fú yú)的意思:指支持和帮助他人,特指在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拱把(gǒng bǎ)的意思:指人们彼此互相推让,不愿意先行动手或先开口。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黄册(huáng cè)的意思:指古代官府用来记录犯罪和处罚的册子,比喻记录下来的罪恶行为。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蒙养(méng yǎng)的意思:指被别人养育或照顾,没有亲身经历辛勤努力而得到好处。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所事(suǒ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务。
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养正(yǎng zhèng)的意思:培养正直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正性(zhèng xìng)的意思:指正确、合乎道德的性格或行为。
- 注释
- 扶舆:比喻培养人才。
毓才:孕育人才。
森森:形容松树茂盛。
壑松:山谷中的松树。
盍:何不。
拱把:两手合围的长度,此处指小树苗。
蒙养:启蒙教育。
正性:端正品性。
大义:大道理。
古道:古代的淳朴风气。
习气:社会风气。
乖:偏离。
黄册子:科举考试的名册。
夺魁:取得第一名。
户庭:家庭。
斯文:文化、文雅的事物。
- 翻译
- 无论哪个时代,都有贤才涌现。
茂密的松林遍布山谷,应如何精心培育。
教育滋养人的本性,大的道理在教导中开启。
唉,古代的淳朴风尚已经消失,习气偏离了正轨。
小小的科举名册,人们只关心能否夺魁。
家庭和家族还能保持光彩,但对文化的期望又在哪里呢?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才华赞赏与怀念的诗句。开篇“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两句,意在赞美紫阳先生的高洁品格和不绝如缕的才情,言其德行和才能如同古代圣贤一般传承不息。
接着,“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描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紫阳先生才学深厚、如松柏般坚韧不拔。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紫阳先生在道德修养和教育传承上的重视与推崇之情。这里的“蒙养”指的是培养和滋润,显示出对紫阳先生教诲的珍视;“临教大义开”则强调了他对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中间,“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与古道渐行渐远的感慨,以及对周围环境不再如往日般纯净之苦恼。这里“嗟哉”是一种感叹词,用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忧虑。
后半首,“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则转向诗人个人的书房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这里“黄册子”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诗文的黄纸,诗人通过“区区黄册子”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字创作的专注与喜悦;“所事惟夺魁”则是说自己的心思都倾注在笔下,希望能有所成就。最后两句,“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通过家宅和庭院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带来的满足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刘黻对紫阳先生才华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书房生活、个人情感世界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避城
海上逃人言凿凿,夷于丁男不甚虐。
惟与妇人作剧恶,比户由来皆大索。
城中儿女齐悲啼,四乡一一谋枝栖。
寻常家具邀人赍,腰缠浪掷轻如泥。
谁谓乡农亦称霸,百金才许蜗庐借。
瓢水束薪珠玉价,钗钿裙袜夺之诈。
稍不如意便怒骂,抢地无言但拜谢。
道来此间已被赦,不见邻妇头鬖鬖。
无钱能赁香笋篮,膝前有女年十三。
中夜急嫁西家男,身携布被居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