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汉 李 固 太 尉 庙 宋 /曹 彦 约 生 死 忠 邪 未 易 穷 ,其 如 国 脉 是 非 中 。谁 知 刺 骨 翻 为 福 ,不 念 捐 躯 有 此 忠 。一 日 太 阿 归 跋 扈 ,百 年 黄 钺 授 奸 雄 。不 然 彼 亦 何 为 者 ,敢 肇 后 端 起 邺 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扈(bá hù)的意思:形容傲慢自大,专横跋扈。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兵端(bīng duān)的意思:指战争的开始或战斗的开端。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国脉(guó mài)的意思:国家的命脉,指国家的根本、基础或重要支撑。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奸雄(jiān xióng)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诈狠辣的英雄人物。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邺宫(yè gōng)的意思:指宫殿或宫廷,也用来形容人家大而豪华。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忠邪(zhōng xié)的意思:指忠诚与邪恶并存,既有忠心耿耿之意,又有邪恶之心。
- 注释
- 生死:指生死存亡。
忠邪:忠诚与邪恶。
穷:尽头,彻底。
国脉:国家的命运。
是非:对错,判断。
刺骨:极度痛苦或艰难的事。
翻为福:反而成为福分。
捐躯:献出生命。
太阿:古代宝剑名,象征权力。
跋扈:专横跋扈,飞扬跋扈。
黄钺:古代象征帝王权威的斧钺,此处指皇权。
奸雄:阴险狡猾的英雄。
不然:如果不是这样。
彼亦何为者: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敢:敢于。
肇:引发,引起。
兵端:战争的开端。
邺宫:古代中国的一个宫殿,此处可能代指朝廷。
- 翻译
- 生死忠奸难以分辨到底,尤其是在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
谁能想到,那些刺骨的付出反成了福祉,他们并未忘记为了忠诚而舍身的使命。
一旦权柄落入专横之手,百年江山授予了奸诈之徒。
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竟敢在邺宫挑起战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题汉李固太尉庙》,通过对李固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忠诚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深沉思考。首句"生死忠邪未易穷",揭示了生死忠贞之间的复杂性,暗示了李固在生死关头坚守正义的不易。次句"其如国脉是非中",强调了国家兴衰与是非判断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诗句"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赞扬了李固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仍能视死如归,这种忠诚被视为福分。然而,"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则揭示了权力落入专横之手,导致国家落入奸佞之手的悲哀现实。
最后两句"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兵端起邺宫",表达了诗人对李固未能改变时局的惋惜,同时也暗指了那些发动战争的人并非无辜,他们敢于挑起战端,可能就是出于私心。
整首诗通过李固的事迹,寓言式地探讨了忠诚、权柄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崔中丞北斋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题灵隐寺皖公院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
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题嵩高隐者居
岂易访仙踪,云萝千万重。
他年来卜隐,此景愿相容。
乱水林中路,深山雪里钟。
见君琴酒乐,回首兴何慵。
献制诰杨舍人
为郡东吴秪饮冰,琐闱频降凤书徵。
随行已有朱衣吏,伴直多招紫阁僧。
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
苇陂竹坞情无限,闲话毗陵问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