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无 尘 殿 宋 /胡 仲 弓 劫 灰 飞 不 到 ,人 迹 不 曾 来 。浪 说 珊 瑚 树 ,空 涵 玉 镜 台 。洞 虚 风 度 竹 ,泉 冷 石 无 苔 。汩 汩 樊 笼 者 ,何 因 避 世 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洞虚(dòng xū)的意思:洞虚指透彻理解真实情况,洞悉事物的本质。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镜台(jìng tái)的意思: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浪说(làng shuō)的意思:形容说话轻率、不负责任,没有根据或依据。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玉镜(yù jìng)的意思:比喻女子的美貌。
珊瑚树(shān hú s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事物或人。
玉镜台(yù jìng tá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女子。
- 注释
- 劫灰:指经历过灾难后剩下的灰烬。
人迹少曾来:很少有人来过这里。
浪说:徒然地说。
珊瑚树:比喻珍贵的事物。
空涵:空荡荡地包含。
玉镜台:象征高雅或清净的地方。
洞虚:空旷而虚无。
风度竹:风吹过竹林。
泉冷:泉水寒冷。
石无苔:石头上没有青苔,形容环境清冷。
汩汩:形容水流声。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
避世埃:逃避世俗的尘埃,即隐居或超脱尘世。
- 翻译
- 劫后的灰烬不会飘到这里,人迹罕至。
别提什么珊瑚树了,这里只有空荡荡的玉石镜台。
清风穿过空洞的竹林,泉水清凉,石头上没有青苔。
那些被束缚的人,怎样才能逃离尘世的纷扰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尘殿》,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处人迹罕至、超凡脱俗的景象。"劫灰飞不到"暗示了这里远离世俗的纷扰,"人迹少曾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诗人以"珊瑚树"和"玉镜台"象征珍贵而洁净的事物,"空涵"二字则表达了此处的宁静与空灵。
"洞虚风度竹"写出了竹林在清风中的摇曳,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泉冷石无苔"则描绘了泉水清凉,石头上不见青苔,显示出环境的清洁和静谧。最后两句"汩汩樊笼者,何因避世埃"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世俗束缚的人们的感慨,希望他们能来这里寻找心灵的解脱,避开尘世的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无尘殿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吴松江畔
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
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
高下楼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
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
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
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
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
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