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苍山(cāng shā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高峻。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多违(duō wéi)的意思:违背多次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经术(jīng shù)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也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少微(shǎo wēi)的意思:微小到极点,极少量
误我(wù wǒ)的意思:指因误会或错误的判断而冤枉、冒犯或伤害到自己。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昭代(zhāo dài)的意思:明亮的代表着一个时代,指代一个时代的光明和繁荣。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尊经(zūn jīng)的意思:尊重经典,对经书的态度虔诚。
- 鉴赏
此诗《刘声之炉亭夜话》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友人刘声之的深厚情谊与对其生活状态的感慨。
首联“儒冠宁误我,壮志自多违”,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追求学问与理想时,难免会与现实产生冲突,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这里“儒冠”象征着儒家学者的身份,“宁误我”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坚守自我信念的决心,即使这会带来误解或困扰。
颔联“昭代尊经术,先生尚布衣”,点明了时代背景——在崇尚经学的时代里,身为学者的刘声之却仍保持着朴素的生活状态,未被世俗功名所累。这既是对刘声之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颈联“清言今夕共,大隐昔人稀”,描绘了一幅夜晚炉亭中,两人畅谈的温馨场景。这里的“清言”不仅指谈话内容的高雅,也暗含了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大隐”一词出自《列子·黄帝》,原意为深藏不露的隐士,此处用来形容刘声之虽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如同真正的隐士一般。
尾联“预恐苍山麓,无从候少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他预感着刘声之可能将隐居于苍山之麓,远离尘嚣,而自己恐怕难以再寻得这位朋友的踪迹。这一句既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对刘声之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声之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其之间的深厚情感交流,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山廖彦正往以新喻司训同校文南都秩满升吉安推官来别得备闻兵兴以来故人行事消息之详且出示其尊人德翁遗像及诸名人题咏临觞永叹赠以是诗
画帘红烛共秋堂,十载长安重此觞。
往事剧谈悲露草,新诗传看总琳琅。
江山六一馀文藻,职事皋陶旧典章。
更喜同官有交契,并将钦恤赞循良。
兴平之西二十里有镇曰马嵬致政阎方伯文振之旧第在焉方伯盖予诗友也且喜其居近周道因为之一留仍贻之以诗曰
文章方伯早悬车,喜挹清风步二疏。
好水好山供大隐,非村非郭足幽居。
一缸绿蚁新醅酒,万轴牙签旧赐书。
满眼儿孙终日醉,人生适意更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