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以输天庾,筲三岂谓过。
痴孙莫唤妪,妪孱正酣卧。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老翁坐在风檐之下,专注地进行着细碎的簸扬工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贡献给国家的粮库。尽管他所筛出的粮食量不多,仅三斗,但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已属不易。诗人通过“筲三岂谓过”一句,表达了对老翁辛勤劳动的肯定和赞美。
接着,“粗秕讵狼戾,得饱鸡豚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老翁对粮食质量的严格要求。即便是粗粒和秕谷,他也绝不放过,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被充分利用,让家禽得以饱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食物的珍惜,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生活的责任感。
最后,“痴孙莫唤妪,妪孱正酣卧”描绘了家中的一幕温馨场景。老翁的孙儿或许在尝试唤起正在熟睡的祖母,但老翁以慈爱的态度制止了这一行为,可能是因为祖母需要休息。这一细节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关爱,以及对长辈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村社会中普通人家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