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儋耳(dān ěr)的意思:形容人的听力非常敏锐,能够听到很远的声音。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后学(hòu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研究某一领域时,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
蝌蚪(kē dǒu)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或壮大。
来思(lái sī)的意思:指突然想到,忽然想起。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入贡(rù gò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向中央政府进贡,表示归顺和尊敬。
石刻(shí kè)的意思:石刻是指在石头上雕刻出的艺术作品或文字。
肃慎(sù shèn)的意思:谨慎、恭敬、庄重。
鼍窟(tuó kū)的意思:指非常黑暗、邪恶、危险的地方。
烟氛(yān fēn)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氛围或场景。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渔笛(yú dí)的意思:比喻说话声音柔和悦耳,像渔夫吹奏的笛子一样。
鼋鼍(yuán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庞大而难以对付。
中日(zhōng rì)的意思:指日中天,形容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好的状态。
蝌蚪文(kē dǒu wén)的意思:指文辞极其晦涩难懂、难以理解的文字。
摩挲石(mā sā shí)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的摩擦磨砺,石头变得光滑而有光泽。比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修炼,人的品质变得出类拔萃。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吴城山祠读苏东坡石砮文》表达了作者在吴城山祠中阅读苏轼石砮文后的深沉感慨。首句“儋耳归来思不群”,暗示了诗人对海南儋耳之地的特殊情感,以及阅读苏轼遗迹后产生的与众不同的心境。次句“衣冠洗尽瘴烟氛”描绘了当地环境的艰苦与历史沉淀,暗示着苏轼坚韧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质坚已出鼋鼍窟”,以坚硬的石砮象征苏轼的刚毅品质,即使身处险恶环境也能坚守。第四句“制古犹存蝌蚪文”则赞美了苏轼的文字艺术,尽管古老,却依然清晰可见,富有历史韵味。
第五句“肃慎远遗知后学”提及古代肃慎民族的文化遗产,体现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也寓含着传承之意。第六句“荆梁入贡记前闻”则借荆梁的历史典故,回顾了过往的交流与文化交融。
最后两句“摩挲石刻沉吟久,渔笛声中日又曛”,诗人长久地抚摸石刻,沉浸在思考中,而渔笛声和夕阳的余晖增添了时空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意境悠远。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读碑抒怀,展现了对苏轼及其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
长安夜未艾,客枕厌群动。
平明视天阙,剑佩鸣珌琫。
学省虽冷官,上意向周孔。
六飞自天下,多士溘云滃。
饔餐燕苹鹿,道义发醯蠓。
方将属耆英,高举出埃塕。
离觞春骀荡,归路月朣胧。
勋业当及时,千年付南董。
应吴伯秀县尉教鄞学求诗
四明万丈崖,佳气蒸氤氲。
融结固有在,特起谁如君。
丹霄舞飞霞,青春蔼奇芬。
目下开五色,剩把天香分。
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
无复出岫想,傲睨黄埃尘。
秋台挟明月,驱驰下东鄞。
谈言邑庠旧,教事非易新。
诗书堕寂寞,衿佩苟朝曛。
欲借肤寸阴,化为无边春。
胡为乎水雷,珍重经纶屯。
何当自山川,流动志气神。
扇之月旦评,推以天风轮。
终然难卷藏,快睹本色真。
词章要织组,手有锦绣纹。
道义在培植,身为枝叶根。
须知大造化,不问官卑尊。
因思杜先生,如古王河汾。
宙宇非不宽,乡里乃急亲。
贤躅渐寥邈,凛凛哉斯文。
吾为石云贺,亦以勉石云。
《应吴伯秀县尉教鄞学求诗》【宋·陈著】四明万丈崖,佳气蒸氤氲。融结固有在,特起谁如君。丹霄舞飞霞,青春蔼奇芬。目下开五色,剩把天香分。飘飖忽自得,盘薄蓬海滨。无复出岫想,傲睨黄埃尘。秋台挟明月,驱驰下东鄞。谈言邑庠旧,教事非易新。诗书堕寂寞,衿佩苟朝曛。欲借肤寸阴,化为无边春。胡为乎水雷,珍重经纶屯。何当自山川,流动志气神。扇之月旦评,推以天风轮。终然难卷藏,快睹本色真。词章要织组,手有锦绣纹。道义在培植,身为枝叶根。须知大造化,不问官卑尊。因思杜先生,如古王河汾。宙宇非不宽,乡里乃急亲。贤躅渐寥邈,凛凛哉斯文。吾为石云贺,亦以勉石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6767c71dc2e8c38430.html
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其一
渊明英杰气,不减运甓翁。
漫仕径拂衣,高枕北窗风。
平生经世意,萧然诗卷中。
卯金纳大麓,正自窃鈇雄。
妖雏自取死,遽敢贪天功。
斯文未斲丧,吾道聊污隆。
把菊得沉醉,直气敛长虹。
区区记隐德,史笔殊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