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蒲涧冷云初湿,种朮山春土亦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谷(pì gǔ)的意思: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荷裳(hé cháng)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或负荷的人。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芰荷(jì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身分(shēn fè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社会地位。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制芰(zhì jì)的意思:指人们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不敢越轨。
- 翻译
- 许多人的名字已列入仙籍,听说他们曾学习过不吃五谷的养生法。
即使皇上下令征召,他们也不一定立刻起身,可悲的是,在人间世事中,他们依然忙碌到老。
在清凉的蒲涧洗浴,云雾湿润,山中的春季土壤散发出香气。
何时能让自己半隐于世,回归时我希望能亲手制作菱荷制成的衣服。
- 注释
- 姓名:指修行得道的人。
仙行:成仙的行为或状态。
辟谷:道教修炼方法,不食五谷。
诏书:皇帝的命令。
徵:征召。
可怜:可悲,令人同情。
蒲涧:地名,可能有清澈泉水的山谷。
冷云:清凉的云雾。
湿:湿润。
朮:术字可能是错别字,应为术士或草药之意。
山春土:春天的山土。
香:香气。
身分半隐:半隐居,部分融入世俗生活。
芰荷裳:菱叶和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隐逸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尚仁所作的《访隐者》,通过对隐者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忙碌的感慨。首句“姓名多已在仙行”,暗示隐者已经远离尘嚣,过上了仙人般的生活;“见说曾传辟谷方”进一步强调隐者可能修炼养生之道,不食人间烟火。接着,“未必诏书徵便起”表达了诗人对隐者不为权势所动的赞赏,即使皇帝征召,他也不一定会离开他的隐居之地。
“可怜人世老犹忙”一句,诗人以“可怜”一词表达了对世人忙于俗务、不知享受清闲的惋惜,与隐者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浴蒲涧冷云初湿,种朮山春土亦香”两句,通过描绘隐者在山涧沐浴、种植药材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清新,以及隐者生活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何日此身分半隐,归须先制芰荷裳。”他希望有一天能部分地融入这种隐居生活,甚至预先准备菱角和荷叶制作的衣服,以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期待和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