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隐者》
《访隐者》全文
宋 / 林尚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姓名多已在仙行,见说曾传辟谷方。

未必诏书徵便起,可怜人世老犹忙。

浴蒲涧冷云初湿,种朮山春土亦香。

何日身分半隐,归须先制芰荷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谷(pì gǔ)的意思: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荷裳(hé cháng)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或负荷的人。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芰荷(jì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身分(shēn fè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社会地位。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制芰(zhì jì)的意思:指人们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不敢越轨。

翻译
许多人的名字已列入仙籍,听说他们曾学习过不吃五谷的养生法。
即使皇上下令征召,他们也不一定立刻起身,可悲的是,在人间世事中,他们依然忙碌到老。
在清凉的蒲涧洗浴,云雾湿润,山中的春季土壤散发出香气。
何时能让自己半隐于世,回归时我希望能亲手制作菱荷制成的衣服。
注释
姓名:指修行得道的人。
仙行:成仙的行为或状态。
辟谷:道教修炼方法,不食五谷。
诏书:皇帝的命令。
徵:征召。
可怜:可悲,令人同情。
蒲涧:地名,可能有清澈泉水的山谷。
冷云:清凉的云雾。
湿:湿润。
朮:术字可能是错别字,应为术士或草药之意。
山春土:春天的山土。
香:香气。
身分半隐:半隐居,部分融入世俗生活。
芰荷裳:菱叶和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尚仁所作的《访隐者》,通过对隐者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忙碌的感慨。首句“姓名多已在仙行”,暗示隐者已经远离尘嚣,过上了仙人般的生活;“见说曾传辟谷方”进一步强调隐者可能修炼养生之道,不食人间烟火。接着,“未必诏书徵便起”表达了诗人对隐者不为权势所动的赞赏,即使皇帝征召,他也不一定会离开他的隐居之地。

“可怜人世老犹忙”一句,诗人以“可怜”一词表达了对世人忙于俗务、不知享受清闲的惋惜,与隐者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浴蒲涧冷云初湿,种朮山春土亦香”两句,通过描绘隐者在山涧沐浴、种植药材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清新,以及隐者生活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何日此身分半隐,归须先制芰荷裳。”他希望有一天能部分地融入这种隐居生活,甚至预先准备菱角和荷叶制作的衣服,以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期待和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作者介绍

林尚仁
朝代:宋

宋长乐人,字润叟,号端隐。工诗,以姚合、贾岛为法,精妥深润则过之。有《端隐吟稿》。
猜你喜欢

四言诗·其七

泆泆白云,顺风而回。渊渊绿水,盈坎而颓。

乘流远逝,自躬兰隈。杖策答诸,纳之素怀。

长啸清原,惟以告哀。

(0)

徐人歌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带丘墓。

(0)

题李刚烈公遗像敬成五律四章·其四

京国通名早,天涯学步迟。

典型光邑乘,风范是吾师。

眷旧公卿在,哀荣妇孺知。

旂常绍前烈,好泐纪功诗。

(0)

羁旅

此身原是客,羁旅尽迟回。

眷属书千卷,生涯酒一杯。

题名选胜去,挈友逐缘来。

且看梅初放,东皇遣信催。

(0)

赋得柳色春藏苏小家

望得湖边柳,遥藏小小家。

春光惊漏泄,嫩色自交加。

但见青楼护,从教绿柳遮。

新眉今日锁,古径昔年斜。

粉壁千条绾,妆台半面赊。

几回香冢上,飘拂翠云遐。

(0)

浣溪沙.咏幔

绣幕低笼白玉床。流苏袅袅睡鸳鸯。

莫教轻揭放馀香。

梦引春风羞日影,魂销浓雨怯灯光。

软金钩响恼檀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