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谣俗·其二》
《谣俗·其二》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打鼓(dǎ gǔ)的意思:形容心里忐忑不安,紧张不安的状态。

鸣钲(míng zhēng)的意思:指公开批评或指责上级的错误或不当行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笙箫(shē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细度(xì d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精细、细致。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人们在静谧的夜晚欣赏明月的情景。首句“玉漏无声宝镜开”,以“玉漏”象征时间的流逝,却在中秋之夜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打开了一面宝镜,映照出满月的光辉。次句“笙箫细细度云来”,通过细腻的音乐声,表现了节日的欢愉氛围,音乐似乎从云层中传来,增添了神秘与浪漫。后两句“如何竞赏中秋月,打鼓鸣钲响似雷”,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中秋赏月活动的热情,即便是在喧闹的鼓声和钲声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柔与节日的喜悦。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中秋节的热闹与美好,以及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万历宫词·其三

锦帐灯明玉殿高,六宫归去夜迢迢。

莫言远角声悲切,月到披香最寂寥。

(0)

寄兄

疏明星斗夜阑珊,玉貌花容列女官。

风递凤凰天乐近,雪残鳷鹊晓楼寒。

昭仪引驾临丹扆,尚寝薰炉爇紫檀。

肃肃六宫悬象魏,春风前殿想鸣鸾。

(0)

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其二

萍逢江汉上,曾似此林居。

引水涵云窦,编花护草庐。

雨香孤径竹,风冷半畦蔬。

曾侍山中石,还开案上书。

(0)

留别道恒

浪迹兼多病,相看独尔真。

同消半载日,弥重一生身。

凉月舟前路,秋风别后人。

所怀应自得,情忘莫沾巾。

(0)

夏日南庵诸子见过·其一

偶然憩南野,高荫欣古木。

室中晤言稀,树下坐忘独。

枉棹来故人,逗啸看新竹。

深林长闭门,丰草高于屋。

何物款素心,愿言宵炳烛。

(0)

黎岭晓行怀范东生

烟石寒流细,沾裳白露多。

疏林生晓籁,片月偃秋河。

肃肃征人语,劳劳牧子歌。

因思岩穴者,高日卧松萝。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