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俗·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打鼓(dǎ gǔ)的意思:形容心里忐忑不安,紧张不安的状态。
鸣钲(míng zhēng)的意思:指公开批评或指责上级的错误或不当行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笙箫(shē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细度(xì d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精细、细致。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人们在静谧的夜晚欣赏明月的情景。首句“玉漏无声宝镜开”,以“玉漏”象征时间的流逝,却在中秋之夜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打开了一面宝镜,映照出满月的光辉。次句“笙箫细细度云来”,通过细腻的音乐声,表现了节日的欢愉氛围,音乐似乎从云层中传来,增添了神秘与浪漫。后两句“如何竞赏中秋月,打鼓鸣钲响似雷”,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中秋赏月活动的热情,即便是在喧闹的鼓声和钲声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柔与节日的喜悦。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中秋节的热闹与美好,以及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