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日(ài rì)的意思:指对某人极为钟爱、珍视的日子。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步空(bù kōng)的意思:指行走在空中,形容轻功高超、行动敏捷。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登龙(dēng lóng)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者取得重要成就。
附骥(fù jì)的意思:指马匹附着在骏马旁边,形容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回授(huí shòu)的意思:指得到反馈或回应。表示反馈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藜光(lí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暗淡无光。
秘阁(mì gé)的意思:指隐藏在深处的智慧或知识。
捧日(pěng rì)的意思:形容极度谄媚阿谀,追求权贵的行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授简(shòu jiǎn)的意思:指授予别人简章、简要的知识或技能。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堂萱(táng xuān)的意思:指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尊敬、友爱、和睦相处。
忝窃(tiǎn qiè)的意思:以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不足以与他人相比,感到惭愧和羞耻。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曳履(yè lǚ)的意思:踌躇、犹豫、不敢前进。
玉署(yù shǔ)的意思:指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德行。
知爱(zhī ài)的意思:了解并珍爱。
北堂萱(běi táng xuān)的意思:形容美丽的女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李孙宸所作的《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其四)》。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归乡之情的深切理解。
首句“玉署清深隔俗尘”,以“玉署”象征官署的清雅与高洁,暗示友人所在之地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几回授简得相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多次的交流与接触,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千秋忝窃登龙客,短步空惭附骥人”两句,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登龙客”,意指虽有幸进入仕途,但内心仍感惭愧,未能真正与贤能之士并肩。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仰与羡慕,希望能在友人的影响下提升自我。
“秘阁藜光怜乍冷,北堂萱树羡长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感情。秘阁藜光,暗喻友人在学问上的光芒;北堂萱树,借以表达对友人家庭幸福的祝愿。这两句既是对友人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家庭温馨生活的向往。
最后,“悬知爱日欢无限,曳履还看捧日新”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期待。悬知,预知之意;爱日,即阳光,象征着友人归乡后的温暖与光明。诗人想象着友人归家后,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而自己则期待着友人再次归来时,能够看到他如同新生的太阳,充满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归乡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丛花.次韵斯远
翻空雪浪送飞花。春晓媚霜华。
风回点点迷人处,峭寒轻、诗思殊佳。
双燕未来,断鸿何在,微雨又天涯。
绮窗明暗是谁家。雕槛馥兰芽。
画檐帘幕黄昏后,试倾杯、笑语喧哗。
聚散人生,吾侪老矣,醉墨任横斜。
崇仁县后白莲花
东皇发生无贤愚,祝融长养无枯偏。
一般薰风同芊芊,何独芙蕖多靓妍。
小荷出水浮青烟,沈郎抛下买春钱。
相看高柄绿又圆,谁家绀幰驰长川。
美人酡颜立幰边,疑是水府集诸仙。
严妆一一皆青钿,凌波罗袜行蹁跹。
望中娟丽未足怜,别有一种尤天然。
珍珠帘捲水晶軿,不在铅华施紫绵。
冰肌玉骨妙无前,恍若广寒坠婵娟。
层台细蕊黄最鲜,俨然玉女侍尧天。
扬州盘盂休独传,拱手宜推先著鞭。
虽云红紫难差肩,未必时人眼所便。
一杯劝花且盘旋,慰我天涯尘土缘。
回首水乡兴益坚,鉴湖十里花相连。
无端名利苦萦牵,簿书丛里将三年。
何当归去守一廛,月明重上采莲船。
《崇仁县后白莲花》【宋·韩晓】东皇发生无贤愚,祝融长养无枯偏。一般薰风同芊芊,何独芙蕖多靓妍。小荷出水浮青烟,沈郎抛下买春钱。相看高柄绿又圆,谁家绀幰驰长川。美人酡颜立幰边,疑是水府集诸仙。严妆一一皆青钿,凌波罗袜行蹁跹。望中娟丽未足怜,别有一种尤天然。珍珠帘捲水晶軿,不在铅华施紫绵。冰肌玉骨妙无前,恍若广寒坠婵娟。层台细蕊黄最鲜,俨然玉女侍尧天。扬州盘盂休独传,拱手宜推先著鞭。虽云红紫难差肩,未必时人眼所便。一杯劝花且盘旋,慰我天涯尘土缘。回首水乡兴益坚,鉴湖十里花相连。无端名利苦萦牵,簿书丛里将三年。何当归去守一廛,月明重上采莲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167c68a6cc51e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