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之手,名为《清舒山馆(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于闲暇之时,观赏美景,吟咏诗句的情景。全诗洋溢着文人雅士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最宜观处皆成画”,开篇即以“画”为喻,将眼前所见的自然景观比作画卷,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这里的“最宜观处”强调了诗人对景色的独到见解和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景象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展现。
“於暂閒时辄咏诗”,接着描述了诗人利用短暂的闲暇时间,即兴吟诗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通过“辄咏诗”,可以看出诗人对诗歌的创作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设使几馀无二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读书之外,就是吟诗的爱好。这里的“设使”是一种假设语气,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和肯定。通过“无二者”,强调了读书和吟诗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更教何物遣情思”,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果除去读书和吟诗,还有什么能够寄托他的情感和思绪呢?这个问题既是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探索。它暗示了在诗人看来,读书和吟诗不仅是消遣时光的方式,更是表达内心情感、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述哀
预料事当尔,此意至悽切。
况复身及之,生死吾安择。
自吾成童时,民劳得小息。
书生困帖括,懔若抱残缺。
人知王室尊,那计生事拙。
默窥朝野情,不醉常兀兀。
人以官为家,遂以官立国。
鄙夫竞濡沬,贤者或矫饰。
泥取古昔名,新理任汩没。
我与世同化,所学岂殊辙。
深悲来日难,匹夫与有责。
侧闻宪法立,迅疾万弩发。
亲贵集大柄,四海各休戚。
所持进化理,忽与初念别。
踯躅将安归,放情山水窟。
江南厌靡丽,度陇苦萧瑟。
风气递旋转,人心有南北。
奈何势所激,一发不两月。
心知人世改,愁到海水竭。
兵气郁不开,关河信四塞。
去官如脱囚,心死身则适。
改岁天气佳,浊酒容一呷。
晴风入寒沙,泉动冰滑滑。
占天有生意,望春犹恍惚。
谁与解烦忧,如石不可掇。
《述哀》【清·俞明震】预料事当尔,此意至悽切。况复身及之,生死吾安择。自吾成童时,民劳得小息。书生困帖括,懔若抱残缺。人知王室尊,那计生事拙。默窥朝野情,不醉常兀兀。人以官为家,遂以官立国。鄙夫竞濡沬,贤者或矫饰。泥取古昔名,新理任汩没。我与世同化,所学岂殊辙。深悲来日难,匹夫与有责。侧闻宪法立,迅疾万弩发。亲贵集大柄,四海各休戚。所持进化理,忽与初念别。踯躅将安归,放情山水窟。江南厌靡丽,度陇苦萧瑟。风气递旋转,人心有南北。奈何势所激,一发不两月。心知人世改,愁到海水竭。兵气郁不开,关河信四塞。去官如脱囚,心死身则适。改岁天气佳,浊酒容一呷。晴风入寒沙,泉动冰滑滑。占天有生意,望春犹恍惚。谁与解烦忧,如石不可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967c70dd3be87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