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滇南去,姚州路最西。
停舆逢象渡,侧盖听猩啼。
瘴身试铁汉,柱字洗铜题。
几载明湖镜,繁驯长鹿麑。
爰有同鱼者,良怀肩彘携。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登登(dēng d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红米(hóng mǐ)的意思:红色的大米。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兼摄(jiān shè)的意思:兼容并蓄,包容多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
结草(jié cǎo)的意思:指结成同盟或结为朋友。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明湖(míng hú)的意思:指明亮的湖泊,比喻思路清晰、见解明确。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铁汉(tiě hàn)的意思:指坚强、刚毅、勇敢的男子。
行远(xíng yuǎn)的意思:指能够走得远,取得成功或成就。
翳桑(yì sāng)的意思:指有负罪、有过错的人,也用来形容心中有愧疚的人。
有同(yǒu tóng)的意思:有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赭衣(zhě yī)的意思:指土黄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贫穷或低贱的身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为送别通府熊公所作,充满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怀和对熊公品德的赞美。
首联“万里滇南去,姚州路最西”描绘了熊公远行的壮阔景象,万里之遥,路途遥远,直达姚州,最西端的边陲之地,展现了熊公行程的艰难与遥远。
颔联“停舆逢象渡,侧盖听猩啼”写出了熊公在旅途中偶遇大象过河,以及听到猩猩啼叫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不平凡和挑战。
颈联“渺渺兹行远,登登与斗齐”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漫长和艰苦,与“登登”(形容脚步沉重)相对应,“与斗齐”则暗示了熊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颔联“瘴身试铁汉,柱字洗铜题”通过“瘴身”(指瘴气侵袭的身体)和“铁汉”(形容熊公的坚强),以及“柱字洗铜题”(柱字即柱头,此处比喻熊公的名声或功绩,洗铜题则暗示了熊公的清廉和公正),表达了对熊公品格的赞美。
尾联“几载明湖镜,繁驯长鹿麑。常平红米厚,兼摄赤纹提。爰有同鱼者,良怀肩彘携。翳桑分赵饭,结草梦秦鞮。稍幸辞牛衅,那堪卧马蹄。赭衣不敢送,隔树语黄鹂。”这一联通过一系列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熊公的高尚品德和对人民的关怀。如“明湖镜”、“常平红米”、“翳桑分赵饭”等,都寓意着熊公的仁政和对百姓的爱护。同时,也通过“那堪卧马蹄”、“赭衣不敢送”等描述,表现了熊公的威望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熊公旅途的描绘和对其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夕景含钟露欲零,幽人醉宿长官厅。
床头藓色虽连月,池底花阴更杂星。
梧叶乍题无物污,蜀琴微响有风经。
陶公伴客不思睡,门外数峰山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