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笔之书,所见复非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传注(zhuàn zhù)的意思:传递消息,传达信息。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过激(guò jī)的意思:指言行过于激烈或过于激动,超过了适当的限度。
孔孟(kǒng mèng)的意思:指孔子和孟子,泛指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佞臣(nìng chén)的意思:指奸邪、阴险狡诈的官员或谄媚奉承的人。
神悟(shén wù)的意思:指人在领悟事物的真谛、道理时,突然间豁然开朗,心灵得到启迪。
述圣(shù shèng)的意思:描述圣人的思想和行为。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贤述(xián shù)的意思:指明智而有才能的人言辞高明,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一间(yī jiān)的意思:指一间房间,常用来形容数量稀少或者仅有一家的情况。
云雾(yún wù)的意思:形容山间、水面等被云雾覆盖,景色模糊不清。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学术权威的态度,认为即使面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大贤言论,也不应盲目遵从传世注解,强调了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即使是古代贤者在记录和阐述圣人教诲时,也可能有所偏差,需要个人通过“神悟”去理解和发掘真理。他进一步指出,历史上忠臣与佞臣往往难以分辨,就像被云雾遮蔽,这暗示了在理解历史人物时需要审慎和深入剖析。
诗中“宁背孔孟言,不敢违传注”一句尤为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立场,宁愿冒着违背经典的风险,也要追求个人的理解和见解,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在清代学术界是颇为难得的。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自由和理性判断的倡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