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陪 封 大 夫 九 日 登 高 唐 /岑 参 九 日 黄 花 酒 ,登 高 会 昔 闻 。霜 威 逐 亚 相 ,杀 气 傍 中 军 。横 笛 惊 征 雁 ,娇 歌 落 塞 云 。边 头 幸 无 事 ,醉 舞 荷 吾 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头(biān tóu)的意思:边缘或角落。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花酒(huā jiǔ)的意思:形容人生活奢侈、放荡,不务正业。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霜威(shuāng wēi)的意思:比喻权威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威力。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亚相(yà xiā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品德等方面与某人相当,相互竞争,不分高低。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中军(zhōng jūn)的意思:中军是指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也可以指挥军队的主要将领。
醉舞(zuì wǔ)的意思:形容喝醉后狂舞欢乐。
登高会(dēng gāo huì)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观赏远景,感受广阔天地的意境。也用来比喻人们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提高思想境界和学识水平。
黄花酒(huáng huā jiǔ)的意思:指已经过时或者变质的酒,也用来比喻已经过时或者不再有用的人或事物。
-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黄花酒:菊花酒,重阳节的传统饮品。
登高:重阳节习俗,登高望远。
霜威:秋霜的寒气,比喻严厉或冷酷的气势。
亚相:古代对副宰相的称呼。
杀气:战场上肃杀、凶险的气氛。
中军:古代军队的中央指挥位置,代指军队的核心。
横笛:横向吹奏的笛子。
征雁:远行的大雁,常比喻远征的士兵。
娇歌:柔美动听的歌声。
塞云:边塞上的云,借指边疆地区。
边头:边境地区。
幸无事:幸好没有战事,和平稳定。
醉舞:酒醉后的舞蹈,表达欢乐或感激之情。
荷吾君:荷,承受恩惠;吾君,指君主,这里是对君主的尊称,表示感激。
- 翻译
- 重阳节饮着菊花酒,登高山的习俗从前就已听说。
秋霜的威力追随着副宰相,战场上的肃杀之气紧靠中军。
横笛声惊动了远征的大雁,娇美的歌声飘落在边塞的云中。
边境幸好平安无战事,我醉酒起舞感谢我的君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的场景,人们在这一天有赏菊花、饮酒的习俗。诗中的“九日黄花酒”即指此时人们举行的活动,而“登高会昔闻”则表明诗人想要借助这样的集会来怀念过去。
接下来的“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写出了秋天严寒给边塞带来的肃杀氛围以及军营中的紧张气氛。霜威指的是秋夜的寒冷,而“逐亚相”则形容寒风凛冽,甚至能穿透铠甲;“杀气傍中军”表达了军中弥漫的紧张和危险。
诗人随后通过“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来展现边塞生活中的另一面。横笛,即横吹的笛子,其声音能够穿透遥远的距离,惊起了天上的大雁,而“娇歌落塞云”则描绘了一种柔和而悠扬的歌声,它伴随着飘渺的边塞之云。
最后,“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紧张与危险的环境中,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边头指的是边疆的前线,而“幸无事”则表示庆幸这里暂时没有战乱;“醉舞荷吾君”则是诗人借酒浇愁,在这种氛围中与友人一起尽情地跳起了舞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严酷环境中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内家娇.妇亡十有三年矣,适逢诞日,读大壮新词,遂同其调
雨锁高楼,云迷断屿,啼宇啸猿相继。
山河剩影,儿女痴情,半萼兰缸红坠。
旧梦玉台伴侣。新题太真名字。
簟竟床、尚省当年度麝,魂返无自。受祉。
长生朱缕系。绣户静饶佳气。想同安遗事。
任短枕留仙,素衣溅泪。
草草蒲觞谁主,栖栖燕巢如寄。
信周甲、倏忽光阴,镜容不分憔悴。
大酺.重九
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