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陛下(bì xià)的意思:用于尊称皇帝或帝王。
比岁(bǐ suì)的意思:比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比年岁长”。通常用来形容长寿的人或事物。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花鸟(huā niǎo)的意思:指花和鸟,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和鸟类。
旧来(jiù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有的习俗、观念等。
陇西(lǒng xī)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不同于常人。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秦中(qí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坚定,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太原(tài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卧甲(wò jiǎ)的意思:指战士们在战斗之前躺在甲板上休息,意味着战士们在战斗前的准备阶段,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袭击。
宵衣(xiāo yī)的意思:指夜晚穿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现象。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炼所作的《赠傅应台中丞自江右移镇关中二首(其二)》。诗中以秦中花鸟为引子,描绘了春风吹过黄河的情景,表达了对傅应台中丞即将移镇关中的感慨与期望。
首句“秦中花鸟旧来那”,以秦地的花鸟作为起始,暗示秦地的自然美景,引出对即将发生人事变迁的感慨。次句“比岁春风半入河”,描述春风拂过黄河,寓意着新气象的到来,同时也暗含对傅应台中丞即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接着,“陛下宵衣西顾切,诸军卧甲北征多”两句,通过描述君王的关切和军队的准备,展现了对傅应台中丞此行的重视与期待。这里“宵衣”指君王夜晚仍需穿衣工作,表现了对政务的勤勉;“西顾”则指向傅应台中丞将要前往的关中地区,体现了对边疆事务的关注。“卧甲”则是军队休息时的状态,暗示了傅应台中丞即将面临的军事任务。
“应知赤舄能分陕,不待楼船已伏波”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傅应台中丞能力的信任和对他的期望。其中“赤舄”是古代官员的鞋子,常用来代指官员,“分陕”出自历史典故,意指傅应台中丞有能力治理关中地区;“楼船”和“伏波”都是军事上的象征,暗示傅应台中丞不仅有治理之才,更有军事才能,能够有效应对边疆的挑战。
最后,“慎勿轻驰太原卒,边人久唱陇西歌”两句,提醒傅应台中丞在处理边疆事务时要谨慎行事,不要轻视太原地区的士兵,因为边疆的稳定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同时,引用“陇西歌”这一民间歌曲,表达了对边疆人民长久以来的期盼和对傅应台中丞此行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傅应台中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即将承担重任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