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寝凝香未赴衡,却从湘帅守湘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德泽(dé zé)的意思:德行和恩泽。指对他人的善行和恩惠。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尽节(jìn jié)的意思:尽力保持节操,坚守原则和道义。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望阙(wàng quē)的意思:望着空着的山峰或高楼,形容心中失望或感到空虚。
燕寝(yàn qǐn)的意思:指帝王在夏季时迁往南方避暑的行为,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生活奢华。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诏诰(zhào gào)的意思:指明君主的旨意或宣布天子的谕旨。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麟瑞所作的《知衡州尹公》,通过描绘尹公的忠诚与孝义,以及其对地方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高尚品德和历史传承的力量。
首句“燕寝凝香未赴衡”,以“燕寝”象征尹公在京城的宁静生活,而“凝香”则暗示其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他并未前往衡州,预示着即将发生的转变。接着“却从湘帅守湘城”,表明尹公最终选择离开京城,到湘城(衡州)担任要职,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
“衣冠望阙臣辞主,诏诰陈庭弟徇兄”,这两句描述了尹公作为臣子,面对朝廷的召唤,毅然决然地辞别君王,同时展现出他对家族伦理的重视,弟弟为了兄长的事业而甘愿牺牲,体现了深厚的兄弟之情和家族观念。
“劫火鍊成忠孝种,英风鼓动懦顽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劫火”象征困难与考验,尹公在逆境中坚守忠孝,铸就了高尚的品格,其英明的风范激励了那些软弱或顽固的人,使他们受到感化。
最后,“满城尽节荣今古,三百年馀德泽情”,这句话总结了尹公的影响,不仅在当时,甚至跨越了数百年,他的忠诚与孝义精神在衡州乃至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留下了深远的历史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尹公个人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忠诚、孝义、责任等方面的高尚品德,以及这些品质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旧
苒苒年华渐向西,可能回脚下涂泥。
静收营虑远书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洁甚水蒲边白鸟,翩然风柳下黄鹂。
犹嫌宿处闻鸡犬,更待移深过虎蹊。
造化涵洪靡不容,近分一谷著愚公。
地因沙涨偏竹宜,山为岩多却碍松。
夜静图书天晓睡,腊寒薪火暑天风。
独惭道学工夫浅,却比先师不屡空。
分绣阁夜作二首
一灯炯微明,敲尽寒更永。
老蛩泣月罅,脆叶鸣霜井。
此事谁主宰,凡物皆动静。
不了达者观,却似醉难醒。
久无谢安石,况复陶弘景。
残书非一慨,孤钟但深省。
梅生雪后花,雁叫云西影。
他心不可度,紫语堪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