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碧岩寺卢舍那瑞像阁·其二》
《登碧岩寺卢舍那瑞像阁·其二》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我自南方稽首回,大千经卷尘埃

十方三世都圆了,卢舍那尊金色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金色(jīn sè)的意思:指金黄色,形容光彩夺目、富有贵气。

经卷(jīng juàn)的意思:指经书和书卷,比喻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从南方向北归来,心中满载着大千世界的经卷,意在洗净尘世的烦恼与杂念。诗中“大千经卷出尘埃”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他通过阅读经文,达到了心灵净化的境界。

接着,“十方三世都圆了”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上的圆满与和谐。这里的“十方三世”,指的是佛教中的宇宙观,即十方世界(上下四方加上无边无际的空间)和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诗人认为,在这广阔无垠的时间与空间中,一切事物都达到了完美的状态,体现了他对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最后,“卢舍那尊金色开”一句,以卢舍那佛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光明与觉醒。卢舍那佛是密教中的重要佛像之一,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结合。金色在这里不仅代表了佛像的庄严与神圣,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光明与智慧被开启,达到了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回归精神世界的旅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智慧觉醒。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满江红·一水飞空

其侧有亭,山谷榜曰奇观。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儿未许游鱼宿。
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
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脩竹。
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0)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
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

(0)

小重山·何地无溪祗欠人

何地无溪祗欠人。
有翁年八十,住其滨。
直钩元不事丝缗。
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
未尝轻出入,犯风尘。
江洲太守独情亲。
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0)

病中即事十五首

炎凉自时态,何乃战胸中。
谴句追韩子,辟碑摹鲁公。
闻尘非为蚁,是境不因工。
要使神明复,毋辞瞑眩攻。

(0)

寄怀二十首

晏斋生理比何如,破砚今来亦已枯。
珍重此君为耐久,澹然相对只清癯。

(0)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野市穿残路接溪,败船糜索两相依。
居人欲渡频回首,客子将行屡揽衣。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