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辩才(biàn cái)的意思:指辩论能力出众、口才出色,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进行辩论和争论。
持戒(chí jiè)的意思:持守戒律,遵守规范,守身自律。
方广(fāng guǎng)的意思:广泛、广大
浮杯(fú bēi)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应珍惜时间。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戒律(jiè lǜ)的意思:戒律指戒备、约束、警惕的法则和规定。在生活中,戒律常常用来指代一种自我约束或规范行为的原则。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蹑屩(niè juē)的意思:指小心翼翼地行走或行事,形容非常谨慎小心。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雪窦(xuě dòu)的意思: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暇。
兰亭帖(lán tíng tiē)的意思:指书法作品或文章的风格或水平非常高超,达到了极致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历越东地区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穷年持戒律”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修行状态,他全年如一日地遵守戒律,体现了佛教修行的严谨与虔诚。接着,“行脚遍蒿莱”描述了僧人行走于荒野之间,不畏艰难,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碧海浮杯度”一句,以海上的行舟比喻僧人的心境,即使在波涛汹涌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浮杯般自在。而“青山蹑屩来”则展现了僧人徒步登山的情景,以“屩”(草鞋)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敬畏。
“天台方广寺,雪窦妙高台”两句,提到了两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暗示了僧人游历的地点不仅限于一隅,而是遍及名山大川,寻求佛法的真谛。最后,“匣底兰亭帖,相传自辩才”则以书法作品兰亭帖作为隐喻,表达了僧人不仅在佛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具有卓越的文才,能够以文字传道,影响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游历四方、追求精神境界的历程,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