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炬(bǎo jù)的意思: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明亮的火炬一样能照亮人们的前途。
大祀(dà s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盛大仪式。
法驾(fǎ jià)的意思:指法律的驾驭或支配。比喻法律的约束或制约。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郊坛(jiāo tán)的意思:指古代举行祭祀的地方,也用来比喻聚会或会议的场所。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舞蹈(wǔ dǎo)的意思:指人们跳舞的行为或艺术形式。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翌翌(yì y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连不停地
仪法(yí fǎ)的意思:指仪式和法律。强调遵守规范、秩序和法律。
一德(yī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
重亲(zhòng qīn)的意思:指对亲戚关系非常重视,十分重视亲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郊祀仪式的庄严肃穆与盛大壮观。诗人李坚以“郊祀斋居和钟邦臣韵”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神圣场景。诗中“翌翌郊坛肃,煌煌宝炬然”,开篇即以“翌翌”形容郊坛的庄严,以“煌煌”描绘宝炬的辉煌,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热烈的氛围。接着,“九重亲大祀,一德格皇天”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亲自主持祭祀活动的虔诚与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礼乐周官盛,威仪法驾圆”则赞颂了祭祀过程中的礼仪之周全与秩序之井然,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仪式的重视与对传统礼制的遵循。“小臣真庆忭,舞蹈际年年”最后两句,以“小臣”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一仪式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其年复一年传承的感慨,体现了民间对国家祭祀活动的认同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代郊祀仪式的宏大场面,也蕴含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赞美与对国家祭祀活动持续传承的感慨,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宗教信仰与礼仪制度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
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
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
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
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