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里却无心,身似藕出泥花静。
口应更声随,只是要、寸灵无病。
宝光(bǎo guāng)的意思:指宝贵的光芒或珍贵的光辉。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池畔(chí pàn)的意思:指离开尘嚣,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归正(guī zhèng)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正常状态,恢复正常秩序。
红莲(hóng lián)的意思:指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事物的特点。
壶天(hú t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胆量或能力极大,能够容纳天地。
积行(jī xíng)的意思:指平日积累的行为和品德。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来世(lái shì)的意思:指来世的生活或者来世的报应。
莲池(lián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莲花盛开的池塘,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环境。
妙趣(miào qù)的意思:形容事物有趣、奇特。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世外(shì wài)的意思:世外意指远离尘嚣的世界,指的是远离尘世、宁静幽远的地方。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贪争(tān zhēng)的意思:指贪图争夺,争夺不休。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显化(xiǎn huà)的意思:显露出来,变现出来。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应物(yìng wù)的意思:指人应当顺应事物的本性、规律,与之相适应。
真行(zhēn xíng)的意思:真正有效或真实可信的行动或做法。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这首元代刘处玄的《蓦山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红莲池畔为背景,强调了内心的清静与超脱。莲花象征着洁净和出淤泥而不染,诗人身处喧嚣之中,心境却如藕花般静谧,体现出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
"壶天妙趣,别有四时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仿佛在微型仙境中体验四季如春的乐趣,这与现实世界的繁忙形成对比。"真应物,宝光明,今古谁人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追求的内在真理,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光明是内在的,而非外在可见,这种境界并非人人能理解。
"真行道德,显化邪归正",强调道德的力量,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引导人心向善,纠正错误。"口应更声随,只是要、寸灵无病",表明诗人注重言语的修养,追求心灵的纯净,希望借此消除烦恼。
最后,"贪争意尽,道眼自然开",表达出对放下欲望后的顿悟,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此体现。"来世外,混京华,积行常平等",诗人期待自己能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道德行为的积累达到内心的平等。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执着追求。
春事晚。落红一夜飞散。
蜻蜓蛱蝶漫踌躇,东君意懒。
柳烟深锁玉楼空,画船犹把歌按。雨俄霁,寒又暖。
浪花日影同灿。匆匆过客爱西施,髻鬟双绾。
小姬随意弄琵琶,青衫愁泪俱满。
游丝百丈正宛转。恨斜阳、终自难挽。
回首总成虚诞。
典春衣、共卧垆头,休惮赏遍湖山,无人管。
隔帘深雨,昼沉沉、做出凄凉寒食。
况是东风,连夜紧、吹得残花无力。
绣幕斜穿,雕梁并语,旧燕如相识。
濛濛飞絮,搅将天气昏黑。
因念昔日南楼,幽明长判,岁久花钿蚀。
浪说珊珊,非又是、寻记竟无消息。
莺老歌慵,春寒酒懒,难把愁城克。
生何如死,黄泉不用悽恻。
清和风暖樱桃醉。记合卺、成佳会。
玉楼向晚妆成,亲见珠钗低坠。椽烛光寒新月晦。
红影动、斜飞襟袂。回首漠阜空,竟难寻仙佩。
香奁狼藉孤灯背。但留些、断金翠。
几番悔恨当时,不与蝶裙同施。
簸土扬灰休细觅,怎再上、别人头髻。
只道落怀中,却原来是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