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雉(bǎi zhì)的意思:百种珍禽鸟。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崇墉(chóng yōng)的意思:指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或城垣。
藁砧(gǎo zhēn)的意思:比喻人的行为懒散,不勤劳。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屯合(tún hé)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无法管理或控制。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崇墉百雉(chóng yīng bǎi zhuī)的意思:形容城墙高大坚固,防御严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关门的雄壮与险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氛围。首句“关门壮国险”直接点明主题,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关门作为国家屏障的重要性和其险要的地势。接着,“寒色迥沈沈”一句,运用了色彩和空间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寒冷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强化了边关的孤寂与险恶。
“肃卫千屯合,崇墉百雉阴”两句,通过“千屯”和“百雉”这两个数量词,形象地描绘了边防军营的密集和城墙的高大,暗示了守卫者的众多和防线的坚固。同时,“阴”字不仅指出了城墙的阴暗,也隐含了边关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阴冷。
“黄尘飞古道,白日下幽岑”则从动态和时间的角度,展现了边关的日常景象。黄尘飞扬的古道象征着边关的繁忙与动荡,而“白日下幽岑”则描绘了日落时分边关的寂静与神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片陇头月,清霜拂藁砧”以月光和霜雪为媒介,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既表现了边关夜晚的宁静与凄美,又暗喻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深深的牵挂。月光下的清霜仿佛是他们思乡之情的寄托,而“藁砧”一词,更是巧妙地将战场与家庭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哀悼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关景物的细腻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悲凉的意境,深刻地反映了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