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群羊儿,群羊化为石。
山后谦牧翁,双牛挂虚壁。
我来牧坡上,牧翁已牧出。
沙平草正软,隔林数声笛。
牵起鼻撩天,蹋地四蹄实。
渴饮菩提泉,饥来噍刍苾。
勿使蹊人田,毋乃失其职。
舍策脱蓑归,人牛两无迹。
步行(bù xíng)的意思:指用双脚行走,不乘坐交通工具。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佛道(fú dào)的意思:佛道是指佛教和道教,代表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两大主要流派。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撩天(liáo tiān)的意思: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非凡的目标。
柳阴(liǔ yīn)的意思:指柳树下的阴凉之处,比喻舒适宜人的环境。
麦浪(mài làng)的意思:形容麦田里成熟的麦子随风摇曳的样子。
妙处(miào chù)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具有非常巧妙、独特的特点或优点。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谦牧(qiān mù)的意思:谦虚而有才能的人。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毋乃(wú nǎi)的意思:不是,不要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仙佛(xiān fó)的意思:指高尚、慈悲的人物。也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慈悲。
用力(yòng lì)的意思:用力表示施加力量,用力使劲。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牧羊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人世的不同法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与规律、自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思考。
"山前群羊儿,群羊化为石。" 这两句开篇即设置了一种神秘而奇特的情景,将动态的羊群描绘得如同静止的岩石,使读者对现实与幻想的界限产生好奇。
"山后谦牧翁,双牛挂虚壁。" 这里的“谦牧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是一位隐者的象征,与世隔绝,和自然共存,而双牛则如同装饰,悬挂在空中,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仙佛道不同,妙处各自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不同信仰与修行方式的尊重和理解,每种道路都有其独特之处,体现了诗人的宽广心胸。
"我来牧坡上,牧翁已牧出。" 诗人亲身前往山坡上的牧场,却发现牧羊人早已完成了牧羊的工作,这或许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劳作的境界。
"风行麦浪高,日暖柳阴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季景象,风吹过麦田,阳光温煦,柳树投下直线型的影子,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沙平草正软,隔林数声笛。" 这里则是对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进行描写,细腻地刻画出草地的柔软和远处传来的笛声,为诗歌增添了更多层次的意境。
接下来的几句“试问翁牧意,著鞭还用力。牵起鼻撩天,蹋地四蹄实。”则是对牧羊人工作状态的细致刻画,既表现出其专注和力量,也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
"渴饮菩提泉,饥来噍刍苾。" 这里通过对水源(菩提泉)和食物(刍苾)的描写,强调了生命对于基本需求的依赖,同时也表达出与自然界之间的直接联系。
"步行颠倒骑,神光背上射。因悟角前后,通身白的皪。" 这几句则是对牧羊人行动状态和内心感受的描绘,通过对其坐骑及其神秘光芒的描述,以及对角色的变化观察,体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然洞察力。
最后,“勿使蹊人田,毋乃失其职。舍策脱蓑归,人牛两无迹。” 这几句表达了一种放弃世俗束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超越现实世界限制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野牧羊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由与规律、自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曾住南湖宅,于今已十年。
丛筠还自翳,乔木故依然。
雨杂鸣渠溜,云连煮朮烟。
何时重相过,烂醉得佳眠。
长安倦客,不堪重整旧朝衣。天香尚带馀霏。
盖世虚名何用,政尔畏人知。
爱青山屋上,面面屏围。十朋弗违。好事外、卜皆非。
办取残年香火,暇日歌诗。
东涂西抹,笑颠狂、如我向来稀。休看镜、鬓发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