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彼竹中,曰构我亭。我琴既弦,我酒既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尔(bù ěr)的意思:不是你,不属于你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青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且有远大理想的人。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以是(yǐ shì)的意思:表示以此为是,根据此为准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竹青(zhú qīng)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青翠欲滴,形容竹子的色泽鲜艳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在春日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的开篇“时维青阳,彼花竞英”,点明了时节与景象,春日里百花争艳,生机勃勃。接着“雨雪飘飘,我竹青青”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所植的竹林,即便是在雨雪交加的季节,竹子依然青翠欲滴,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诗人在此基础上,构亭于竹林之中,享受着琴声与美酒带来的乐趣,“我琴既弦,我酒既清。以遨以游,以乐我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心灵的释放与自我陶醉的过程。
“岂不尔思,于焉孔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宁静,而“君子之心,惟以是贞”则揭示了他内心的高尚品质与坚定信念。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颂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这种和谐中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纯净的价值观。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们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高洁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