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閒何必苦邀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和 湘 滨 卜 居 宋 /胡 寅 闻 道 园 池 各 著 名 ,起 予 归 梦 过 临 蒸 。已 开 尘 外 寻 山 眼 ,更 曲 堂 中 饮 水 肱 。有 地 且 须 多 种 秫 ,好 閒 何 必 苦 邀 僧 。杖 藜 他 日 端 来 去 ,但 恐 公 朝 正 与 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公朝(gōng cháo)的意思:公朝是指君主或者皇帝的官方朝会,也可以泛指官员们的集会。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过临(guò lín)的意思:经历或经受过程中的临界点,即将到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山眼(shān yǎn)的意思:山的眼睛,指山脉中最高的峰或最高的位置。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予归(yǔ guī)的意思:给予归还,归还给对方。
与能(yǔ néng)的意思:与能表示与某人相比,能力相当或者不相上下。
园池(yuán chí)的意思:指园中的池塘,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中饮(zhōng yǐn)的意思:指在饮酒过程中,中途停下来休息,表示适当控制酒量,避免酒后失态。
著名(zhù míng)的意思:指非常有名,广为人知的。
- 翻译
- 听说园林各有其名,唤醒我归乡的梦境,途径临蒸县。
已经在尘世之外寻找山野的美景,更在曲径通幽的厅堂中品茗闲谈。
有空地就该多种些高粱,悠闲时何必苦苦邀请僧人来访。
将来拄着藜杖来去自如,只担心那时朝廷正需要你这样的能人。
- 注释
- 闻道:听说。
园池:园林。
各著名:各有其名。
起予:唤醒。
归梦:归乡的梦境。
过临蒸:途径临蒸县。
尘外:尘世之外。
寻山眼:寻找山野的美景。
曲堂:曲径通幽的厅堂。
饮水肱:在厅堂中品茗闲谈。
地:空地。
秫:高粱。
好閒:悠闲。
苦邀:苦苦邀请。
杖藜:拄着藜杖。
他日:将来。
端来去:来去自如。
公朝:朝廷。
正与能:正需要你这样的能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又和湘滨卜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园池名胜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理想。首句“闻道园池各著名”描绘了园池的名声远播,引发了诗人归乡寻访的愿望。接着,“起予归梦过临蒸”写诗人因听闻而生出归乡之梦,途径临蒸之地。
“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两句,诗人想象在远离尘嚣的山野中睁开清新的眼界,享受宁静的堂中生活,甚至可以悠闲地枕着手臂饮水,生活自在。这里的“饮水肱”形象地表现出隐逸生活的闲适。
“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閒何必苦邀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种植高粱(秫)以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闲暇时无需刻意邀请僧人相伴,自己就能享受清静。
最后,“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写诗人期待有一天能持杖漫步,随意来去,但又担心自己在官场忙碌之时,难以实现这样的闲适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官场的微妙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洛生闲咏正抽毫,忽傍旌旗著战袍。
檄下连营皆破胆,剑离孤匣欲吹毛。
清秋月色临军垒,半夜淮声入贼壕。
除却征南为上将,平徐功业更谁高。
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曾见凌风上赤霄,尽将华藻赴嘉招。
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龙编海舶遥。
江客渔歌冲白荇,野禽人语映红蕉。
庭中必有君迁树,莫向空台望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