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实不及者,益觉瞠乎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卷(bǎ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深奥、精妙。
避席(bì xí)的意思:离开座位或位置,以避免与某人发生冲突或争执。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禅悦(chán yuè)的意思:指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满足。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窜谪(cuàn zhé)的意思:指人行为不检点,无法无天,行为放荡不羁。
道义(dào yì)的意思:指道德和义理,即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的准则。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放浪(f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瑚琏(hú liǎn)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
佳句(jiā jù)的意思:佳句是指优美的句子或诗句,具有艺术性和表达力。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慨惜(kǎi xī)的意思: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惋惜和遗憾。
困厄(kùn è)的意思:陷入困境,遭遇困苦。
浪言(làng yán)的意思:指轻率、虚假的言语。
贫饿(pín è)的意思:形容贫困和饥饿。
坡仙(pō x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具有超凡的才能和技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同然(tóng rán)的意思:表示两个事物或情况非常相似或相同。
炎瘴(yán zhàng)的意思:指炎热的气候和恶劣的环境。
要不(yào bù)的意思:表示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之间犹豫或做出决策时提出建议或提问,相当于“或者是……或者是……”或“是这样还是那样”。
义足(yì zú)的意思:义愤填膺,情感激动。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瘴乡(zhàng xiāng)的意思:指疟疾流行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祸患极多的地方。
忠赤(zhōng chì)的意思:形容忠诚、忠贞不渝。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 鉴赏
此诗《读东坡集》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阅读苏轼(东坡)的诗集,表达了对这位宋代文学大家的深刻敬仰与感慨。
首句“把卷对古人”描绘了诗人捧书阅读的情景,仿佛与古人对话。接着“常愧若不及”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苏轼成就的自谦之情。“矧实不及者,益觉瞠乎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差距带来的羞愧感。
“东坡仙中人,禅悦聊自适”赞美苏轼不仅才华横溢,还拥有超脱世俗的禅悦心境。接下来“糟粕为经济,匡陆应避席”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连高官都愿意退避三舍。
“窜谪炎瘴乡,山水娱朝夕”描述了苏轼被贬谪到炎热潮湿之地,却依然能从自然美景中找到乐趣。这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佳句出贫饿,道义足困厄”赞扬苏轼即使在贫困饥饿中也能创作出佳作,坚守道义。
“虽多放浪言,要不离忠赤”指出苏轼虽然言语放达,但其内心始终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瑚琏而江湖,千秋同慨惜”将苏轼比作珍贵的玉器,即便身处江湖,其价值永存,表达了对苏轼的深切怀念。
最后,“古今或同然,思之惴然惕”总结道,无论古今,人们都会对苏轼的才华和精神产生共鸣,读其作品时心中会感到既激动又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生平和作品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自省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