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纳 粟 唐 /白 居 易 有 吏 夜 叩 门 ,高 声 催 纳 粟 。家 人 不 待 晓 ,场 上 张 灯 烛 。扬 簸 净 如 珠 ,一 车 三 十 斛 。犹 忧 纳 不 中 ,鞭 责 及 僮 仆 。昔 余 谬 从 事 ,内 愧 才 不 足 。连 授 四 命 官 ,坐 尸 十 年 禄 。常 闻 古 人 语 ,损 益 周 必 复 。今 日 谅 甘 心 ,还 他 太 仓 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责(biān zé)的意思:用鞭子进行责打,比喻严厉批评或惩罚。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仓谷(cāng gǔ)的意思:仓库中的谷物,比喻珍贵的才能或者知识。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甘心(gān xīn)的意思:心甘情愿,乐意接受某种不如意或不利的情况。
高声(gāo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叩门(kòu mén)的意思:指拜访或请求他人的意思。
命官(mìng guān)的意思:命官指的是官职、职位。也可以指命中注定的官职或命中注定的人事安排。
纳粟(nà sù)的意思:接纳谦虚之人,拒绝骄傲之辈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命(sì mìng)的意思:四命指一个人的四个生命,比喻一个人经历了多次生死关卡或命运多舛。
损益(sǔn yì)的意思:指得失、得失之间的关系。
僮仆(tóng pú)的意思:指仆人、奴仆。
扬簸(yáng bò)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轻佻浮夸,缺乏庄重和真实性。
坐尸(zuò shī)的意思:指坐在已故人的尸体上,比喻对死者的不尊重和不恭敬。
- 注释
- 有吏:指官吏。
纳粟:缴纳粮食。
不待晓:没等到天亮。
张灯烛:点起灯火。
扬簸:扬谷去糠。
净如珠:形容谷粒洁净。
斛:古代量器,一斛约等于十斗。
纳不中:达不到缴纳的标准。
僮仆:家中的仆人。
谬从事:错误地任职。
内愧:内心感到惭愧。
四命官:四次任命的官职。
损益周必复:古人认为善恶得失会有报应。
谅甘心:心甘情愿。
太仓谷:国家粮仓的粮食。
- 翻译
- 官吏夜晚来敲门,大声催缴粮食。
家人没等到天亮,就点亮了场上的灯火。
扬谷簸箕下,谷粒洁净如珍珠,一车能装三十斛。
还担心缴纳不够标准,鞭打责罚了仆人。
以前我错误地任职,内心愧疚于才华不足。
连续被任命为四次官职,白白领取了十年俸禄。
常听古人说,损益之事终有报应。
如今我总算心甘情愿,归还那些仓库的谷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因为国家征收粮食而被迫在夜晚紧急处理事务的场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官员工作的紧张与压力,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忧虑和自责。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直接设置了紧迫的情境,官府的人在深夜里敲门催促着交纳粮食,这种场景不仅给官员带来了压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急迫需求。
接下来的两句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描述了一个连夜工作的画面,家庭成员也加入到紧张的劳作中,场所内点起灯烛,这是一个充满紧迫感和忙碌氛围的景象。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粮食的搬运过程,扬簸中的粮食光亮如同珍珠,一车装载着三十斛(古代容量单位)的粮食,这不仅展示了工作的繁重,也反映出粮食征收的严格要求。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表达了官员对于不能按时交纳粮食的焦虑和担忧,以及因此可能遭受的责罚,这种责任感和对下属的关怀展现出了官员的职务所负。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工作不力的反思与自责,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务。
"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描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经历以及得到的待遇,但这种表面的成功并不能掩盖内心的不安和自我批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 这句话引述了古代智者的话,强调了任何事物都要保持适度,不可过度,损害则需及时补救,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国家征粮政策的微妙批评。
最后两句 "今日谅甘心,還他太仓谷" 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转变,决定顺应命运,将所得之物归还给国家仓库,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释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夜间征粮情景的刻画,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深入描绘,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寿张路钤四月初一
夏初临,春正满,花事在红药。
一阵光风,香雾喷珠箔。
画堂旧日张家,梦中玉燕,早拂晓、飞来帘幕。
酒深酌。曾记走马长安,功名戏樊郭。
螺浦如杯,豪气怎生著。
直须用了圯编,封侯万户,却归共、赤松翁约。
薄幸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