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勿因去岁乱,畏噎却饭喜。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昌炽(chāng chì)的意思:形容光明炽盛,充满活力和希望。
长计(cháng jì)的意思: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魑魅(chī mèi)的意思:指邪恶的鬼怪,也用来形容邪恶的事物或人。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蹙缩(cù suō)的意思:形容收缩、收紧、压缩。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岛夷(dǎo y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疆理(jiāng lǐ)的意思:疆理指边防地区的治理和管理。
灵秀(líng xi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聪明、灵活、机智。
蔓延(màn yán)的意思:指事物扩散、传播得迅速广泛。
窃踞(qiè jù)的意思:暗中占据、偷偷占领。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时议(shí yì)的意思:时代的议论或评价。
式廓(shì kuò)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简练、扼要。
挞伐(tà fá)的意思:挞伐指责、批评。
天威(tiān wēi)的意思: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以时(yǐ shí)的意思:按照时机、时刻来行动
郁勃(yù bó)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瘴疠(zhàng lì)的意思:指瘟疫、传染病。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区在清朝初年的情况。诗人首先指出台湾自古以来人迹罕至,明朝末期海盗横行,各部族相互争夺。接着提到郑成功占据台湾,扩展势力,对周边构成威胁。清朝皇帝果断出兵,荡平乱局,使得原本瘴疠之地逐渐恢复秩序,文化得以发展。诗人认为应当顺应自然,适时讨论疆域划分,不应因去年的动乱而过度收缩,应有长远考虑,不因一时困难而退缩。整体上,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台湾治理与发展的见解。
风伯困吾舟,悠悠行复止。
离京两踰旬,今辰过分水。
源泉一派来,河流看瀰瀰。
牵挽不劳人,棹歌声四起。
疏柳映新蟾,澄波如镜里。
忽闻人语喧,前村遥可指。
而于疾徐间,却悟乘除理。
剪烛坐深更,题诗聊志喜。
识子何不早,见子即倾倒。
朝来江上送客归,欲行未行心草草。
子行逸思何飘飘,神仙气爽金玉标。
去年曾占鳌头选,平地走马如丹霄。
今年召对五云里,万言一献天颜喜。
此行深荷圣恩饶,人生际遇曾无几。
都门三月丽人天,软红娇紫争春妍。
晴云重绕蓟北树,暖风独送江南船。
孤帆渺渺带残日,一雁斜飞去无迹。
倚篷翻忆新交游,回首金台犹只尺。
到家想及红蕖香,四方观者如堵墙。
固不学相如之归蜀,季子之还乡。
亦不学闭门脱尘俗,旧书更把殷勤读。
明年有诏徵还朝,早束行装献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