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食 荠 糁 宋 /张 耒 论 斤 上 国 何 曾 饱 ,旅 食 江 城 日 至 前 。常 慕 藜 羹 最 清 好 ,故 应 不 糁 愧 吾 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糁(bù shēn)的意思:不糁意为不随波逐流,不墨守成规。形容人不受拘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论斤(lùn jīn)的意思:按照重量进行评价或衡量。
日至(rì zhì)的意思:指太阳到达最高点,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好的状态。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 翻译
- 在京城中,按斤度量的食物何时能满足过我?
流浪在江城的日子里,每天都在为温饱而努力
- 注释
- 论斤:按斤计算。
上国:京城。
何曾饱:何时满足过。
旅食:流浪生活,外出谋生。
江城:江边的城市。
日至前:每日为生计忙碌。
藜羹:粗劣的食物,比喻简朴的生活。
最清好:最好不过。
故应:所以应该。
不糁:没有添加肉类的粥。
愧吾原:感到惭愧,因为原本我就过着简朴的生活。
-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简短的五言绝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食物的怀念。"论斤上国何曾饱"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故乡时不曾过着饱足的生活,这里的“论斤”意味着按份量计算食物,显示出当时食物的稀缺和对美味的渴望。
接下来的"旅食江城日至前"表明诗人如今身处异乡,每天都会品尝到各种美食。"常慕藜羹最清好"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他对过去的简单饮食有着深厚的感情,"藜羹"即是古代的一种野菜,代表了朴素无华的生活。
最后,"故应不糁愧吾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中的美味佳肴,却依然心怀旧日的清贫自足之感。"糁"字在这里用来形容内心的谦逊和不甘落后,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仍保持着一份自豪,不因现状而忘记过去的艰苦。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比现与过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简单美好的一种怀旧情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