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教尪瘠,欹床而扪枯腹。
咄来而鬼,乃以余为形梏。
二竖(èr shù)的意思:指两根竖直的东西,形容非常直立或是十分坚定。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鸡距(jī jù)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近,非常接近。
佳趣(jiā qù)的意思:指美好而有趣的事物或经历。
可据(kě jù)的意思:可以依据,可以凭借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欹床(yī chuáng)的意思:指床铺不平整,倾斜歪曲的状态。
起痼(qǐ gù)的意思:指将未曾病痛的人引发病痛,也用来比喻引发问题或事端。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僧舍(sēng shè)的意思:僧舍是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萧寥(x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没有人气。
新词(xīn cí)的意思:指新近出现的词语。
揶揄(yé yú)的意思:用轻蔑、嘲笑的语言或行为来戏弄、调侃他人。
鱼肠(yú cháng)的意思:指心胸狭窄,不肯宽容容忍。
中黄(zhōng huáng)的意思:指中央政权的势力。
无是处(wú shì chù)的意思:指没有地方可以依靠、没有依靠的对象,形容无处可去或无法依靠的境地。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两位旅居之人,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疾病、贫穷、创作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物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幽默。
“萧寥僧舍”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了人物所处环境的艰难。“算两人佳趣,穷愁千斛”,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表达了即使在极端困苦中也能发现生活之美,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立踬行僵无是处”、“鬼曰其穷未足”等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病痛和贫穷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同时也暗含了对命运的无奈与讽刺。
“二竖揶揄,膏肓可据,共煽穷愁独”,“二竖”指病魔,“膏肓”形容病情严重,这里生动地描绘了病痛如何折磨着人的身心,同时“共煽穷愁独”则揭示了疾病与贫穷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
“看教尪瘠,欹床而扪枯腹”进一步描绘了病痛导致的身体虚弱,以及在病床上的无助与痛苦。
“也只几首新词,描愁写怨,便折平生福”,诗人通过创作来抒发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价值。
“谁者中黄真起痼,一匕不劳参茯”,“中黄”可能是指内丹修炼之术,这里借以表达通过内心的修炼或精神的力量来战胜疾病与苦难,不需依赖外物。
“鸡距能花,鱼肠自吼,起舞何须蹴”,“鸡距能花”、“鱼肠自吼”分别用鸡距开花、鱼肠发出吼声来比喻内在生命力的觉醒与释放,暗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内心的力量也能带来生机与希望。
“咄来而鬼,乃以余为形梏”,最后两句以对话的形式结束,表达了对困境的超越与解脱,暗示了通过精神的力量,可以摆脱外界的束缚,获得自由与解放。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在逆境中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精神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悲喜交加、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