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间寺庙景象。首句“山空小寺依嵌窦”,以“山空”二字营造出一种空灵寂寥的氛围,接着点明“小寺”与“嵌窦”的位置关系,暗示了寺庙的隐蔽与自然的融合。次句“日暖幽禽转好声”,通过“日暖”与“幽禽”的相互映衬,展现了温暖阳光下鸟儿欢快鸣叫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和谐与生机。
后两句“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以“万个琅玕”(竹子)与“一茅屋”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竹林的繁茂与寺庙的简朴,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反差。最后,“何当此处寄浮生”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此处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逃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记香罗偷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摸鱼儿
向秋来、渐疏班扇,雨声时过金井。
堂虚已放新凉入,湘竹最宜敧枕。闲记省。
又还是、斜河旧约今再整。天风夜冷。
自织锦人归,乘槎客去,此意有谁领。
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银波相望千顷。
柳州老矣犹儿戏,瓜果为伊三请。云路迥。
漫说道、年年野鹊曾并影。无人与问。
但浊酒相呼,疏帘自卷,微月照清饮。
水调歌头·其一咏惜花春起早
好是三春景,都在百花轩。
美人眠不成梦,早已绣帘掀。
分付海棠睡足,检点牡丹开未,桃李寂无言。
叶露联珠络,枝月坠金盆。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
丁宁莺燕蜂蝶,上下莫争翻。
遥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飞一片,瘦减玉颜温。
不惮银瓶冷,汲井沃芳根。